無緣大慈與墨子的兼愛相同嗎?

  1. 墨子的「兼愛」,是主張:不分親疏人我,一視同仁。
      佛教的「無緣大慈」,也是主張:不論怨親,平等對待。
      乍看之下,似乎兩者是不分軒輊,完全相同的;其實,這中間還有根本的差異,不辨不明。

  2. 墨子當然是具有救世熱忱的聖哲,觀看他一生的行事,比其光說不練的人,不知高超、偉大多少!
      不過,墨子的兼受思想—不分親疏,一視同仁,容易造成以下的尷尬後果:父親和幾個陌生人同時落海,兒子跑到海邊,不一定先救父親—因為「兼愛」的緣故。所以孟子批評墨家「無君無父」。

  3. 佛教的「無緣大慈」,雖然也想做到「民胞物與」、「仁民愛物」,但是它採取的手段,接近儒家的合乎人情:儒家在愛天下萬物之前,是先愛「四海之內的人類」;在愛天下人之前,則是先「親親」—親愛自己的親人,像父母、配偶、子女、兄弟等等。
      佛教在邁向「世界大同」、「眾生平等」之前,則是掌握一個重要的「緣」字—以「緣的親疏」,來逐步擴充、貫徹眾生平等,泯除人我的對立。
      所以,佛教雖然主張眾生平等,但並不是:人和狗平等,或將爸爸和別人平等看待。而是認為:人與人之間的「緣」分較深(都是六道之中的「人道」),畜生道的狗則與人較疏遠—所以危難時,先救人後救狗。至於父母、子女跟自己之間,當然比外人的緣更深—所以先愛父母、子女,再愛別人的父母、子女。

  4. 佛教的「迴向偈」中,有所謂:「願以此功德,迴向於一切。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強調要報答「父母、三寶、國家、眾生」的恩情(四恩,或作:父母、師長、國家、施主)。為什麼要特別例舉呢?因為這些對象跟我們的「緣」分最深,所以佛教徒須要先行報答。
      因此,「無緣大慈」與「兼愛」,雖在理想方面有某些相似之處;但是在實踐、貫徹的步驟方面,卻是大異其趣的。

回標題

 

 

如何辨別假佛經?

  1. 經,「徑」也,是修行的道路(就是:地圖)。如果標示、指陳錯誤,那豈不是誤盡天下蒼生?豈不是罪過彌天?
      想想看:殺一個人,固然罪大惡極,可是傷的卻只是他的「身軀」;偽造經典,奪人「慧命」—使其喪失接受真理的機會,因而百千萬劫都在苦海沈淪,你說他該當何罪?
      可是,我們與其拜託別人不要亂寫偽經(或竊改佛典);倒不如要求自己具有分辨真偽的能力。也就是說:與其懇求別人不要制造偽藥;倒不如自己先具備藥學常識—懂得化驗藥品的真偽好些。(參見:本書第157頁《佛經是什麼?》第3.項)

  2. 在許多素食店、車站、電話亭等公共場所,一大堆所謂的「善書」,堆積如山;可是經過「般若」(智慧)的篩選之後,真正的佛書就寥寥可數了。
      篩選的方法(原則)並不難,底下提供幾項利器:
      (甲)先看一看:是否假藉彌勒佛、老母、玉皇大帝、觀音、媽祖、濟公……等神佛鬼怪的名義,透過乩童來「頒布」、「訓示」的?如果是的話,底下的就不必再看,一把丟進垃圾桶可也!
      (乙)看到令人莫名其妙的經書,先查一查佛教經藏的目錄,如果遍查不到,那麼十之八九,一定是有問題的了。像:《太陽經》、《太陰經》、《血盆經》、《佛說三世因果經》等等,都是偽經。
      (丙)千萬要注意:並不是經題冠上「佛說」兩個字,就一定是佛經—像前面(乙)項提到的《佛說三世因果經》,即是百分之一百的偽經;也不是在開頭的地方,加上了: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捨衛國……等佛教的「標籤」,就保證它一定是佛經。一些狡猾、無聊的附佛外道,每每喜歡玩弄這類的「傑作」,來欺瞞天下「善良」的,卻是「無知」的有緣人。
      (丁)打開內容來看:只要違反:三法印、四聖諦、十二因緣等佛法的,一定不是佛經。像:主張有造物主的(上帝、老母、玉皇);由天上的神來管轄人類吉凶福禍的;不經過自我修行,單靠別人(神)或佛的救贖,就能升天成佛的,這些都不是「佛說」—而是「胡說」。(「三法印」等解釋,請看:《佛教的精神與特色》第四章)

  3. 佛經是不容易也不能被偽造的,為什麼呢?因為別有居心的外道,全是凡夫俗子,不具佛的智慧、定力與戒行。所以一開口就露出狐狸尾巴;硬要胡吹亂蓋,只有自暴其短。

回標題

 

 

結婚請葷菜還是素菜好?

  1. 結婚是青年男女合組新家庭的大喜事,當然請素菜好。因為素菜清潔衛生,不像葷菜那樣的血腥惡臭—不信的話,看看葷食烹調的現場,往往是雞鴨悲啼、牛羊嚎叫;而且血污遍地、蚊蠅滋生,實在是悲慘的人間地獄。

  2. 有人批評宴請素菜是為了省錢,根本就是不夠「誠意」待客。事實又是如何呢?只要稍微分別打聽一下葷、素席的價格,就會發現:素的不但不會比葷的價格低,甚且還高出甚多。所以這種疑慮,根本就不必擱在心頭。

  3. 光复前後,臺灣民眾的生活清苦,所以人人喜歡藉著喜宴大吃大喝—作為一種「營養補給」。可是現在時過境遷了,隨著國民所得的大幅增加,平常的飲食太過豐盛,大家早已因為營養太好、而罹上不少的文明病。許多人還不得不借助減肥、節食來維護自己的健康。這時清淡可口的素食,正好可以讓大家暫時換換口味—既可享受美食,又可保持健康,不是一舉兩得嗎?(參見:《學佛百問》第78頁〈為什麼要吃素?〉)

  4. 結婚請客就是:盼望親朋的祝福,而親朋用一顆歡喜心來享用「素食」,就是對兩位新人的最好祝福。為什麼呢?因為佛教認為:戒殺可以植福、消災;如果為了婚宴而大開殺戒,就是最不懂得「惜福」的人。仔細想一下:為了兩個人的結婚,竟然殺害那麼多的生命,這些受害的眾生不前來伸冤討債,那才怪呢。(這絕不是出言恐嚇,也不是迷信。因為佛教徒一旦相信生命不是一世終止,那就有無窮世代的來生;也就是說必然有因果的循環報應。)

回標題

 

 

肉身菩薩是不是木乃伊?

  1. 「肉身菩薩」,是人經由「戒、定、慧」三學的薰習所成;換句話說,是透過嚴謹、如法的修行,所獲得的。
      「木乃伊」,只是人死後經由藥物處理,所保存不腐爛的屍體。木乃伊當然不等於是肉身菩薩。

  2. 舍利(子)分成全身與碎身舍利。一般我們在佛寺所瞻仰禮拜的,都是碎身舍利,那是人死火化後所撿拾而得的。至於全身舍利,則是指死後並不腐化的肉身,經由人工裝飾成為菩薩或佛像,讓人們來追思、瞻仰、膜拜。這種全身舍利,人們就稱它叫「肉身菩薩」。過去在大陸,有:九華山的地藏肉身、廣州的六祖惠能肉身、臺灣的慈航肉身等等。

  3. 木乃伊當然不能與肉身菩薩並論。為什麼呢?原因十分簡單:「木乃伊」是人們制造出來的「產品」,它不需要修行,只要有防腐的藥物,遵照一定的方法,則人人可以變成木乃伊。
      肉身菩薩則不然,它必須以「高尚的修學」作前提,不是人人可以獲致;也不是投機取巧可以倖成的。

  4. 木乃伊是冰冷的、死的、毫無意義的;而肉身菩薩則是鮮活的、火熱的、能使人見賢思齊的。
      木乃伊對廣大的人群而言,只是多餘的存在,對眾生的離苦得樂(智慧的開啟、福報的增長、煩惱的解除),一無用處;而肉身菩薩,則是長留典範在人間,永受眾生的緬懷、尊崇與學習,它散發著無盡的慈悲和智慧之光。(參閱:慈恩•林世敏—《奇妙的舍利子》)

回標題

 

 

寄託與安頓身心有何不同?

  1. 心情苦悶無從排解,找點娛樂消遣一下,或發洩一下,使自己暫時可以得到舒暢,這叫「寄託」。
      如果能靜下心來,進一步去觀察煩惱的起頭─了解心情苦悶的根源,然後對症下藥,斬草除根,使煩惱不再生起,這才叫「安頓」。

  2. 寄託是借助外物(或外緣、外境),來麻痺身心,使自己陶醉其中,而得到欺騙自己的所謂「解脫」。
      安頓則是不必借助外在力量的反觀與反省,不是逃避問題的畏縮,而是理智地認清、勇敢地面對、圓滿地克服─是真正地「放下」。

  3. 「年少不知愁滋味,為賦新詞強說愁」,就是一種寄託。寄託只是暫時的寄情與移情作用,並沒有使自己真正地掙脫煩惱的鎖鍊。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這也是一種寄託─寄託在舊日的繁華美夢裡,只會加深夢醒時的痛苦與失落而已。
      「松室夜燈禪影靜,佛庭春雨道心堅」,是修道者的居家環境,與內在身心的水乳交融。生活其中,是真正地和諧寧靜,怡然自得。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了解外在事相的幻起幻滅,如同空花水月,煩惱自然無從生起─既沒有能生起煩惱的心;也沒有能被煩惱污染的心。如此又何必寄情外物以求心安?參透這一層,身心自然得到安頓。

  4. 可嘆的是芸芸眾生,一天到晚在找寄託,問他們為什麼要找寄託?答案都是:「心不安。」要想求得心安,必然先求得「心」的所在才行。問題是:覓心的所在,需要般若智慧─這正是不學佛的人所欠缺的;否則盲目地追尋,就算自以為找到了,也只是一顆會腐爛的「肉團心」。這跟身心的安頓─安身立命,又有何干?(參閱:《貝葉之香》第13頁〈般若的生活〉)

  5. 寄情於山水、愛情、財富、名利、地位…,永遠不能使自己得到解脫。因為外在的東西,都是一時條件的組成,不能久存,終將煙消雲散。(參閱:《貝葉之香》第16頁〈暫幻的紅塵〉)
      所以,學佛者只有透過智慧的觀照,才能明白:自己所要的是什麼?所要遵循的正道在那裡?如此才能安頓身心,獲得真正的快樂與平安。
      最後,打個比方,算是作個補充說明:
      見過電影的銀幕(喻:人的心)吧?多少片子在上頭放映?有纏綿的愛情、激烈的戰爭、悲壯的情節、凄慘的故事…;也有刀光劍影、山崩地裂、哭聲震天、血流成河(喻:世界與人生的變化),可是當燈光一亮,電影散場的時候,注意到了嗎?銀幕上一無所留,依然是一片潔白(喻:清淨不受染污的心)。
      真正得到安頓的身心,也是如此─這時縱使紅塵中的人、事、物,「能動千江水」,卻再也「不動道人心」了。

回標題

 

 

教育文化慈善孰重?

  1. 慈航法師曾經提出:「教育、文化與慈善,是佛教的三個救命圈。」所謂的救命圈,就是說它們關係著佛教的興衰與存亡;再簡單地說,就是指出:教育、文化與慈善三者,是當今佛教所必須努力以赴的工作。
      如果有人問:教育、文化與慈善,哪一項工作比較重要?這雖然是見仁見智的問題,不過,這三項工作絕對是要同時開展,絲毫不能偏廢其一的。我們只能這麼說:不同的佛寺、道場,或者不同的師父、居士,基於本身的認識、財力、才能、興趣與理想不同,所以對這三項工作,可以有輕重緩急的選擇;卻不能只擇其一二,而排斥或忽略其餘的項目。

  2. 想想看:沒有教育的扎根,如何培養中興佛教的人才?沒有文化的普及,如何接引眾生進入佛門和接觸佛法?沒有慈善事業的興辦,如何落實佛教的慈悲喜捨?進而展現佛教積極入世的精神?
      您說:那一項工作比較重要?您說:那一項工作可以捨棄不做?

  3. 普及教育,啟迪智慧,才能使人有正知正見;要有文化的薰陶,才能移風轉俗、淨化人心;有了慈善的布施,才能腳踏實地貫徹菩薩道,實現人間淨土的理想。
      教育、文化和慈善,像一個人身上的三樣東西:眼、心和腳。一個人沒有了「眼」,無明覆蓋,如何辨別正確的學佛方向?沒有了「心」不就是一具行屍走肉?如何覺悟成佛?至於缺乏了「腳」,如何能在「坐而言」之後,真正地「起而行」?
      所以,眼、心與腳,都是人體不可缺少的部分;就像:教育、文化與慈善,是佛教弘法利生不可偏廢的工作。

  4. 傳統的佛教比較偏重「慈善」,而忽視了「教育」和「文化」的工作。大概是一般人比較關心「布施福報的取得」,所以對慈善的工作,就表現出一窩蜂的參與;對其餘兩項,則流露出興趣缺缺的冷漠。
      佛教講布施,認為一切布施中,以「法施」的功德最大。法施是屬於「教育、文化」的範疇,所以佛教徒絕不能只熱衷慈善工作。
      一塊麵包,人吃下肚子就不見了,只能使一個人免除一頓的飢餓;一本書,不但一個人可以看,也可以讓千千萬萬的人傳閱。像智慧的燈,可以點燃千萬盞眾生的心燈;而一個老師,「傳道、授業、解惑」,可以使無數的莘莘學子茅塞頓開;至於一位佛法的傳教師,他的舌粲蓬花,可以感動多少人的心?他的生花妙筆,可以啟迪多少眾生的迷惘?
      只注重慈善,而忽視教育、文化,是現代佛教所以不興盛的癥結所在:雖說全臺灣寺廟的總數,早已超過國民小學三倍有餘,但是佛法依然不被世人認識與接受,它的原因也在此。
      把用來捐獻:助貧、醫病、放生、鋪橋、造路……等慈善事業的錢財,挪出一小部分來發展文化、教育事業,佛教的明天,才會更成功、更輝煌。

回標題

 

 

誰需要學佛?

  1. 對人生、生命與宇宙的許多問題,抱有重重疑問的人,最需要佛法。像:人從何而來?往何處去?為什麼人有悲歡離合?為什麼人間有那麼多不公平的事?為什麼有人生下來就是天才而有些人卻是白癡?在佛教的經典中,釋迦牟尼佛曾經花費了四十五年的時間,在三百多會(系列演講)中,對這些問題,剴切而深刻地加以剖析與說明。

  2. 對目前的現狀不太滿意,希望能夠在以後的來生或今世不久的將來,能獲得更好的生活環境(條件)的人,則可以透過佛法的教育與啟發,慢慢地提升自己、淨化自己,終於達到變化氣質、改變命運、累積福報與智慧的願望。

  3. 強烈地感受到生命的無常壓迫與不可預知的迷惘,希望能借助合理宗教的安慰與鼓舞的人,也是最適合在佛門中接受教育的一群。因為這些人已經體會到人生的無常之苦,知道人在宇宙中有如滄海一粟—實在太渺小,也太孤獨;無法避免對死亡的恐懼與忍受失敗打擊的空虛。所以極其容易虛心、誠懇而專心地深入佛法、覺悟佛法,終而得到解脫自在。

  4. 終身都不覺得人生有任何缺憾;甚至覺得人在生死輪迴中,充滿著緊張、刺激、有趣的高潮,這些人需要佛法嗎?
      我的答案是:如果他們有把握:真的終身都對人生的一切際遇不在乎,那麼這些人不需要佛法。
      如果只是一時的無知,或故意的逞強與漠視,將來一遇到逆境現前,就把先前虛幻的「定力」棄之腦後,徬徨得六神無主;那麼這些人只是在:暫時排斥佛法或忽視佛法;或許也可以說:他們目前只是與佛無緣罷了—有一天,他們還是需要佛法的。

  5. 佛教具有慈悲的胸襟,認為:一切在苦海中浮沈的人都需要學佛。為什麼呢?佛認為:只有學佛—通盤地覺悟生死的根由,並且對症下藥,才能找到祛除煩惱的方法;否則「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永遠只能治標而不能治本。所以佛才苦口婆心地「推銷」佛法—這是他自己經歷過的路子;也是他醫治自己疾病的「秘方」,卻毫無保留地公諸於世,毫無條件地提供世人參考使用。這些秘方也會歷經宇宙間千千萬萬—過去、現在無數諸佛的「臨床試驗」過,保證萬無一失,所以佛才敢介紹給眾生服用。佛法傳世二千五百多年,到今天為止,尚無一處違背今日的科學。可見佛是:說實話的人,不是草菅人命的江湖郎中。
      注意喔!就算眾生不信(不肯服用),佛也不會生氣;更不會詛咒眾生。遇到眾生不信佛法,佛只會更具耐心、愛心、慈心與悲心,更努力地關照、怜憫、祝福眾生。他永遠堅決地相信:鍥而不捨,金石可鏤。普天之下,並無不可教化的眾生,只要堅持有恆地努力—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終有一天,佛法將弘揚於天下,造福一切有情眾生。

回標題

 

 

如何認識真正的佛法寺?

  1. 判斷一所教堂是否「梵宇僧樓」,可以先從外觀去了解。此如說:豎著十字架的,不是天主堂,就是基督堂;民間傳統的道教廟宇,在屋檐上通常站立著許多小神像,一眼就可望知─它不是佛寺。

  2. 尚未走進大殿門檻之前,可以先找找看:有沒有佛教會的「名牌」?如果是「中國佛教會」、「中國佛寺協會」、「中華民國佛教青年會」、「中國佛教居士會」的團體或個人會員,就極有可能是佛教的教堂或寺院。

  3. 踏進大殿,如果供奉著瑪利亞的,那一定是天主堂;供奉著太上老君、呂洞賓、哪吒、土地公、玉皇大帝、三壇元帥…等神像的那一定是傳統的民間廟宇;當然囉,如果供奉的是:佛、菩薩像,頂多再加上羅漢、護法神,那就有可能是佛寺了。

  4. 看過寺廟教堂的外觀,還必須深入了解它的內涵,才能使自己的判斷萬無一失。比如說:大殿之中設有籤筒、籤詩、筊杯一類的東西;或者出售金紙銀紙,並設有焚化金爐的,就不是十分純正的佛寺─是佛道混雜的地方;至於某些宗教的神職人員,有意模仿佛卻又穿著不屬正統佛教服色的僧衣,更是不倫不類。如果硬要承認這類地方是佛寺,就怕佛、菩薩也不會高興。

  5. 有些名山寶剎,看起來壯嚴肅穆,潛修其中的出家人,個個也都道貌岸然。但是他們一開口「說法」,不是神通奇蹟,就是感應故事。有的甚至占卜星象、看起手相來了,這些都不是正統的佛法,簡直是外道的行徑,如何能稱之為佛寺?

  6. 有些建築巍峨的佛寺,偏偏一天到晚大搞法會。一個佛教徒走進大門,想要聽聞佛法,不是沒人理他,就是沒人能教他。這種地方雖具有佛寺的外觀,卻早已失去大半佛寺的功能了。

回標題

 

 

方便與隨便有何差別?

  1. 方便是出自於「智慧的隨機應變」。是因人、因事、因地、因時的需要,所作的「權宜之計」。
      隨便是出自於「東拼西湊的攪和」。是畏縮、逃避、敷衍、應付的弱者表現。

  2. 方便往往是利他的,站在別人的立場,從客觀的角度來作觀察和判斷。我們可以這樣說:方便是設身處地來為他人著想的。
      隨便則是自私的,只考慮自己的立場,斟酌自己的利害,是犧牲別人來成全自己的。

  3. 方便是透過深謀遠慮的決定,一切後果是要自己負責、承擔的;絕不會逃避責任,諉過於人。
      隨便常常是倉促的決定,只求暫時度過難關,而置別人的生死、榮辱於不顧;而且事後又缺乏負責的擔當,每每遷怒於人。

  4. 方便是由「般若」(智慧)作主導,決不會魯莽行事,它有步驟、有計劃、有方向、有目的。
      隨便則是受「無明」(愚昧)的驅使;是盲目的橫衝直撞;是不考慮後果的,如脫韁的野馬,無法駕馭它。

  5. 學佛的青年務必分辨清楚—方便與隨便,絲毫不容混淆,才能行事有分寸;才不致誤入歧途,與學佛的目標背道而馳。
      舉例來說明:
      (1)把「酒」當作「般若湯」;把「喝酒」當作「灌溉心田」。
      (2)把「煙」當作「檀香」;把「抽煙」當作「薰陶佛性種子」。
      (3)把「抽簽」當作「與佛溝通」;把「燒往生錢」當作「度生的方便」。
      (4)把「殺豬」當作「下濟三途苦—幫豬超生」;也替「天下吃肉的人服務」。
      以上所說的,都是不合佛法的「隨便」;並不是「方便法門」。

回標題

 

 

為什麼現代人不易證果?

  1. 根據佛典的記載,佛在世的時候,弟子們很容易聞法開悟,往往瞬間就證得阿羅漢果。(見:本書第154頁〈什麼是十八羅漢?〉)
      可是當代的佛教徒,除了少數「自吹自擂」、「故弄玄虛」者之外,卻未曾聽過有人證果─那些自以為開悟的人,往往是附佛外道,根本就不是佛教的修行者。因為真正的佛教徒,就算他們開悟證果了,也照樣噤若寒蟬,不會輕哼一聲,以免擾亂眾生的道心,形成一股尋求權威、崇拜偶像、企圖速成的歪風。

  2. 為什麼當代的佛教徒不容易開悟證果?以下是一則比喻:
      佛在世時,弟子們因為有老師在旁指導,所以道心不易退轉,修行的方向也不易偏差。這時的佛法,就像一杯純度百分之百的鮮奶,飲用的人自然能獲取足夠的養分。
      然而現在是末法時代,佛教歷經兩千多年的傳承、演變,逐漸摻進許多似是而非的東西。偏偏佛門弟子不加細察,所以誤入旁門左道的,為數不少;再加上佛教為了傳教的方便,為了適應不同地域、時代與國情的眾生,所以對佛法的解釋只好從寬、從淺、從簡。久而久之,世人只看到佛教方便的一面,再也不記得當年佛教深邃、超越與圓融的真面目了。這就像一杯鮮奶,為了迎合不同口味的消費者,只好加進了各種水果粉,製成各種芳香可口的果汁牛奶。這些產品,好喝是好喝,可是牛奶的濃度卻大大的減低,甚至只剩下百分之十幾、二十。想想看:這果汁牛奶的營養畢竟有限,人們想要從中獲得足夠的養份,又談何容易呢?

  3. 在《三慧經》中,也有一則極精彩的故事,也可以拿來解釋為什麼「佛在世,弟子容易證果」的問題:
      有位修道者,為國王講經。國王問他:「同樣講一部經,佛在世的時候,很多人證果;現代人卻不能開悟,這是什麼緣故?」修道者說:「純汁的葡萄酒,你我只要喝一杯就會酒酣耳熱,飄飄欲仙;可是一旦沖加一大桶的清水;喝酒的人就不容易醉;當年佛陀在世,親自現身說法,眾生如飲純酒,一喝就醉;現代的人去佛日遠,同樣的『法酒』已摻入太多的『清水』,眾生如何會醉?」

  4. 除了上面2、3點所提到的─少有「名師指點」之外;現代的人,終日汲汲於富貴名利,天天沈溺於感官欲樂,把「修道」變成一種生活的點綴,把佛法當做聊天消遣的工具。如此懶散、褻瀆的心態,如何能在修學上有所成就?至於「即身成佛」、「今生證果」之說,更是癡人說夢,騙人騙己而已。

回標題

 

 

佛教與儒家思想相通嗎?

  佛教思想與儒家學說,絕對可以相輔相成。孔子所主張的倫理道德,佛教一體全包,半點不缺。而一千多年前,佛教剛傳入中國的時候,就是播種在儒家所提供的沃土上,才能夠迅速地萌芽與茁壯。
  以下就是佛儒在思想上,可以互通聲氣的地方:

  1. 佛教以五戒─「不殺、不盜、不淫、不妄、不飲酒」,作為做人的基本修養。這與儒家的五常─「仁、義、禮、智、信」相同。

  2. 佛教把個人貫徹菩薩道的層次,定為:從自利到利他,由自度到度他;也就是從守五戒出發,再奉行十善,再親證四諦、十二因緣,而貫徹六度萬行。
      儒家則以《大學》的三綱八目,作為實踐之道─從自覺、覺他到覺行圓滿的「止於至善」;由格物、致知到誠意、正心;再由修身、齊家到治國、平天下。

  3. 佛教提出「戒、定、慧」三學來對治「貪、瞋、癡」三毒─這是凡夫煩惱的症結所在。
      儒家則提出《大學》的「定、靜、安、慮、得」來修心養性。

  4. 佛教育眾生的方法,是隨緣說法和應機設教,終而達到三根普被。
      儒家則重視有教無類,不論賢、愚、貴、賤,一律給予平等的教育機會。

  5. 佛教以「世世常行菩薩道」,來自我充實,鞭策自己精進不懈。
      儒家則抱著「學不厭、教不倦」的信念,使自己日新又新,不致因循苟且。

  6. 佛教教化眾生,以「正信、智信、理信」為主,駮斥一切迷信。
      儒家則主張「敬鬼神而遠之」、「未知生,焉知死」,反對盲目的崇拜偶像,追求不可知的幸福。

  7. 佛教認為真理才是老師,堅持「依法不依人」,反對個人的崇拜。
      儒家則提出「道之所存,師之所存」的看法,把老師定位在: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

  8. 佛教肯定人類自我努力的價值,主張人人皆具有成佛本性,勤修可以成佛。
      儒家則提出「人性本善」,承認人人可以成聖成賢─「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為者亦若是。」

  9. 佛教為了救濟眾生,不惜立下「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的大願。認為宇宙間每一尊佛的說法,都是為了「一大因緣而出現於世」的─為解救眾生的痛苦而降生人間。
      儒家也是積極入世的救世主義者,勉勵讀書人:「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死而後已…」。

  10. 佛教嚮往淨土的實現,指導學佛之人要「自淨其意」─心淨則國土淨。  儒家也描繪出大同世界的藍圖,希望儒者透過「格致誠正」來「修齊治平」。(以上各點詳細內容,參見:慈恩•林世敏─《孔子學說與佛教思想》)

回標題

 

 

一貫道和佛教有何不同?

  一貫道口口聲聲談佛法,不但把彌勒、觀音搬上檯面;也替「金剛經」、「心經」、「六祖壇經」作註解。乍見之下,似乎是跟佛教一模一樣,但是魚目混珠,仍然難逃智慧的觀照:

  1. 佛教講因果,聽說一貫也講「因果」,不過一貫講的是這種因果:主張天地萬物都是老母所創。至於老母從何而有,則說:「先天地而存在」、「是自己存在的」。如此,則犯上了因果的矛盾:既然老母是自己存在、不需要被創造,那麼老母就是「無因之果」、是「無中生有」的東西,還有什麼因果法則可言?
      想想看:沒有「老祖娘」(曾祖母)、「老媽娘」(祖母),請問「老母娘」從何而來?

  2. 佛教講佛法(那是佛發現的),一貫也大談特談佛法,不過自己卻拿不出一套自己的東西(沒有自己的經典);而最不可原諒的,則是:講別人的經典,卻不肯照著人家的真正意思講,故意扭曲或纂改佛教的原意,實在荒謬。想想看:今日著作權法,已經公布多年,一貫亂「抄」、亂「改」佛典,不是侵犯了著作權了嗎?

  3. 佛教有自己的宗派傳承和諸佛降生人間的順序,一貫雖有所謂的「統」,但卻是胡亂拼湊而成的:認為大由伏羲皇帝開始,經過十八代傳到孟子,然後由釋迦接掌(事實上,孟子比釋迦晚五百年),到二十八代時,由達摩把傳回中國。到了六祖惠能之後,竟然企圖移花接木,說什麼「傳火宅」(由俗家人繼承,把出家人踢開),牽強附會地傳到劉清虛身上。以後又傳給路中一、張天然等人。這種亂改佛教的傳承,實在叫人無法忍受,就好像一個人的族譜,原本好端端、一代一代的傳下來,卻在中途被人惡作劇─將一堆莫名其妙的人引進來,然後對他宣布說:「這些人都是你的祖先。」

  4. 一貫大談:「三曹普度」、「三期末劫」,其實就是基督教、回教的「最後審判」─信我則生,不信則亡。這還有什麼慈悲心可說呢?在佛教說來,眾生只要「放下屠刀」,隨時可以「立地成佛」,永遠都不會嫌太晚。

  5. 佛家強調智慧,可是信仰一貫者似乎是「較沒有智慧」的人。為什麼呢?因為一貫最常引用、最為欣賞的經典,不外是「心經」、「金剛經」、「六祖壇經」等等。而這些經典是佛教的,請問聰明的人,能不據此窮本溯源,回歸佛法的大海嗎?所以我才說一貫徒比較沒有智慧。

  6. 一貫以威脅利誘為手段─像:玄關一點地獄除名、先得而後修;又說現在是白陽期─人類的末劫,如果不悔改,就會萬劫沈淪,永無超生的機會。佛教從來不用這種方式,強調的是眾生的自發自悟,讓眾生心悅誠服地接受。

  7. 一貫認為天下眾生都是老母生的,生了孩子不好好「教養」,任憑他們生滅,最後還要處罰他們、捨棄他們,這算什麼慈母嘛!而佛家不但不主張眾生是佛創造的,卻主動而積極地拯救他們,這才是慈悲呀!
      再說為什麼人類的不肖,老母要負責呢?因為人類是老母創造的,人的聰明、智慧以及對是非、善惡的判斷能力,都是老母娘給的。人不肯或不願改過,那是因為來自老母的「能源」不夠或不純所致,是老母自己要負責,而不是人類本身。
      試舉一例來說明:
      某電腦工程師,創造了機器人,並輸入了程式,希望它替主人服務。可是工程師下達的命令是:打開冰箱,拿一罐汽水;機器人卻不聽話,它跑到廚房舀了一碗餿水來。
      請問:這是工程師的錯?還是機器人的錯?答案很簡單:「這是工程師的錯,因為機器人的功能是工程師設計的,沒有工程師,機器人只是一堆廢鐵。」(註:此例可通用於對神教造物主的批判。)

  8. 一貫把「劫」解釋做:劫數、災難,以為是不祥的「字眼」,故意拿來嚇唬人;佛家講劫,只是指「時間的長短」而已。像「百千萬劫難遭遇」、「大劫」、「中劫」、「小劫」等等。

  9. 一貫堅持「天機不可泄漏」,主張「」不能亂傳。說穿了只是故作神祕罷了(仔細端詳一番,就可發現這些所謂的「」,其實是抄自各種宗教或學說思想的「大拼盤」);佛家則認為真理屬於全人類所有,唯恐真理不能大行於天下,豈敢敝帚自珍?

回標題

 

 

佛與菩薩有何不同?

  1. 佛和菩薩都是師範大學的學生,他們都已修完大學的教育課程,只是佛是實習完畢的老師,教書也就變成他終生的職業了;而菩薩剛剛被分發到各級學校教書,不過實習的工作,則尚未完成。
      如果用英文的「文法」來說明,就是:「佛」的度生工作,是現在完成進行式;「菩薩」的,則是現在進行式。

  2. 千萬可別誤會:以為佛「完成」了度生的工作,所以就不再弘法利生;而是佛已將理論(自覺)與實際(覺他),圓滿地印證、配合,從此更可大顯身手,說法無礙了。
      至於「菩薩」,則是剛了解理論,又繼續拿理論來印證實際,努力地朝「佛」的境界邁進。

  3. 自覺、覺他,而且覺行圓滿的叫「佛」。自覺、覺他,而「覺他」的工作尚未達到「爐火純青」的,叫「菩薩」。

  4. 學校裡的「助教」、「講師」、「副教授」,可以比作「菩薩」──他們一方面教書,一方面在做研究,希望在學術與教育的工作方面,能有大成就(升為教授,繼續奉獻)。
      至於「佛」,則可比作「教授」,他們歷經多年的努力,不但學有專精,而且正在春風化雨,教育桃李無數。

回標題

 

 

先自利還是利他?

  1. 學佛先求「自利」並沒有錯,因為自己要先從佛法中獲得法悅、經驗,才能確知佛法對人生有所裨益,才不會自誤誤人。
      「自利」,並不是自私的「自利」,而是自己先鑽研、嘗試、學習與體會,進而修行、實踐,以求融會貫通,否則如何介紹給別人?指導別人?利益他們?
      再說,自己沒有確實地掌握修行之,對佛法沒有透徹地了解(未能自利),卻胡亂地談玄說妙,裝神弄鬼,結果只是:「一盲引眾盲,相繼入火坑。」

  2. 學佛要先發「菩提心」,什麼叫菩提心?就是「上求佛,下化眾生」之心。注意到沒?「上求」在前,「下化」在後,沒有上求,如何下化?

  3. 自利是自我的要求充實,利他是具備推己及人的胸襟;自利是利他的基礎,而利他是自利的理想。兩者雖有先後,卻是一體的兩面,而且是相輔相成的。

  4. 一個學佛的人,在他開始修學佛法的時候,就已經同時立下「眾生度盡,方證菩提」的悲願。此後,隨時隨地將修學的心得,介紹給別人,分享給別人,可見自利與利他並不相互衝突。

回標題

 

 

那一部佛經最偉大?

  1. 佛說法四十九年,談經三百餘會(次),留下了三藏十二部─八萬四千法門,這些浩如煙海的經典中,到底是那一部最偉大呢?其實都同樣偉大!

  2. 「佛經」是佛所證得的真理,都是宇宙人生自然的法則,都是我們生活的指南與修學的明燈。如果你問:那一部經最偉大?就好像問:阿基米德原理偉大?還是畢氏定理偉大?真理與真理,都是用來說明「真相」,解開宇宙人生之謎的,何來高下之分?

  3. 佛法如藥,都是為了醫治眾生的「心病」而提出來的。所謂「藥無貴賤,對症則良;法無高下,應機則宜。」就是這個理。
      由於「佛法如藥」,所以每一部經典都有它不同的特色與功能,為的就是要滿足眾生不同的需求,解決他們不同的問題。
      以前在家看佛經,剛好有學生來訪,他好奇地跑過來問:「老師,佛教裡,那一本佛經最偉大?介紹給我看!」
      我默不作聲,找來六歲的惟兒,拿出五十塊錢,交代他:「到隔壁藥房買一瓶最好的特效藥。」不久惟兒跑回來說:「爸爸,老闆要我回來問你:你得的是什麼病?」學生這才恍然大悟─原來佛經是用來對治眾生的煩惱,並沒有所謂最偉大的經典」。

  4. 所有的經典既然都同樣重要,所以同樣偉大。因此佛教的「藥鋪」中,必須具備各色各樣的藥品,好讓不同病症的眾生,能各取所需,買到自己的好藥。

  5. 「條條大道通羅馬」,我們也可以這麼說:「部部經典皆佛道」。因為「經」──就是「徑」,是「路」的意思,也就是「成佛之道」。
      假設一個人想到臺北去,當然先要摸清方向,至於選擇火車、飛機、輪船……等交通工具,那就要隨人所好了(選讀自己所喜愛的經典,來做為修學指南,但不必批評別人讀的經典不行)。而佛經就是不同的「地圖」,不但各自明確地指出臺北的位置;也敘述了各種路線中,沿途有什麼障礙和可辨識的地形地物;當然也指出各種交通工具的特色與使用方法;同時也少不了提醒你:選用工具和出發之前,要考慮到自己的經濟、體能、技術和時間,才不會在中途出事。

回標題

 

 

那一尊佛最偉大?

  1. 佛又叫「如來」。「如」是真理的意思,如來就是「體驗真理的人」;或「從真理世界(境界)走過來的人」。宇宙之中,不論是誰,只要能達到「如」的境界,都叫「如來」或佛。
      佛既是透徹了解真理的人,佛經上說:「諸佛同一法身」,就是說明一件事:諸佛所發現的「真理」相同,所以境界相同,當然也同樣偉大。
      舉個例子來做說明:假設每一條河川代表「眾生」,而「奔流到海」是修行的最後目標。那麼「百川入海,同一鹹味」(平等無二);不但彼此融洽結合(眾水成海);而且境界相同(浩瀚無垠)。
      泰戈爾詩集中,有一段精彩雋永的詩句,也可以拿來說明「諸佛同法身」的導理:「荷葉上的露珠對荷葉下的池塘說:『我是荷葉上的小露珠,你是荷葉下的大露珠。』」
      因為「大露珠」─池塘,是由無數點點滴滴的小露珠凝聚而成的。所以,池塘是小露珠全體的顯現;而小露珠就是一個具體而微的池塘了。兩者是含攝相融,沒有大小、尊卑、高下、強弱等差別相的。
      因此,每一尊佛,都同樣的偉大。
      再舉例來說明:「用一塊大黃金來打造不同造型的佛像,有坐著的阿彌陀佛;有站著的迦葉佛;有躺著的釋迦佛;有……等等。這些佛像都同樣貴重(喻:偉大),為什麼呢?因為都是用相同的黃金打造而成的(喻:與真理相契合的法身)。

  2. 有人說:「課誦本上,明明這樣寫著:十方世界(宇宙中),阿彌陀第一。」我們要知道:這是站在淨土宗、在西方極樂世界的角度來說的;如果站在東方琉璃世界的立場,那一定是藥師佛第一了。
      同理,站在佛光山的角度看,我們會說星雲法師第一;若站在蓮因寺、法鼓山、慈濟功德會、宏法寺的立場,那一定是分別由懺雲法師、聖嚴法師、證嚴法師、開證上人得第一了。
      誰都知道,這是一種方便,也是一種禮貌的說法,我們怎麼可以隨便執著?又如何能根據它來批評或貶抑其他的師父呢?

  3. 如果我們真的站在超然的立場,觀察宇宙中無數的大千世界,各有不同的佛正在出廣長舌(說法度眾生),我們就會發現:原來度眾生的工作需要分工合作,所以每一位佛都是最偉大的。
      同理,娑婆世界裡的每一位師父,席不暇暖來利益眾生,不都是最偉大的嗎?

  4. 佛與佛都是立志普度苦難眾生的,「楞嚴經.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說:「十方如來,憐念眾生,如母憶子」,所以每尊佛都同樣偉大,也同樣值得禮拜。
      為什麼釋迦牟尼佛要介紹那麼多的佛,來讓我們認識呢?原因很簡單:因為眾生的煩惱種類個個不同,大家心目中的崇拜「偶像」也不盡相同,所以佛經上就有長壽的藥師佛、有尋聲救苦的觀世音菩薩、有接引西方的阿彌陀佛、有笑嘻嘻的彌勒菩薩、有長住地獄的地藏菩薩……其實每尊佛、菩薩都在做同樣的工作─弘法利生。
      所以如果奶奶喜歡拜觀世音,你不必干涉她;而爺爺喜歡拜阿彌陀,你也不必表示異議,因為各人的機緣不同嘛!而故意分別那一尊佛最偉大,在佛法上說是一種「妄執」,是一種「分別心」,只會帶給自己困擾而已。

回標題

 

 

信仰宗教有何好處?

  1. 宗教是「勸人為善」的,所以在宗教的薰陶下,人格日趨完美,心靈日益淨化。久之,就會走上好的道路,做一個循規蹈矩的好人。

  2. 宗教往往揭示:「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因果觀念。使人不敢恣意作惡;而且為了求得來生的善果,一般人會在今生勉力行善。這對整個社會人群,當然有正面有利的影響。

  3. 宗教可以補助法律的不足。法律,只是事後的制裁,對於受害者常常為時太晚;縱使獲得某些象徵性的補償,也只是聊備一格,不太具有實質的意義。
      《百喻經》上,有一則故事說:一個忠心的臣子,因奸臣的誣陷,遭受國王的處罰—從身上被挖走了壹兩肉。後來,國王知道了真相,心裡過意不去,就從小人的身上挖回十兩肉來還給忠臣—作為一種補償。可是忠臣仍然天天呻吟叫痛。國王因此不高興地說:「我只挖你壹兩肉,現在還你十倍,你還叫個什麼勁兒?」忠臣痛苦的稟告:「陛下,如果我取下你的一顆腦袋,再還給你十顆,如何?」
      所以法律的事後制裁補救,比不上宗教的事先防範。
      再看看宗教所提出的:「業力不可思議」、「因果報應,如影隨形」、「死後有審判」……這些,能警惕人「諸惡莫作」;能使人「防患於未然」;可以避免社會和個人受到太大的傷害。

  4. 當一個人歷經人生的風霜冰雪;嘗盡世態的炎涼而心灰意冷時,宗教經常是一股最後的支持力量—青燈黃卷,可以平息一個人的复仇怒火;古剎晚鐘,可以喚醒紅塵的三更夢;可以撫慰受創的心靈;可以啟示著:「浪子回頭金不換」、「苦海無邊,回頭是岸」。(參見:林世敏—《佛教的精神與特色》第五章〈信仰佛教的好處〉)

  5. 信仰宗教固然好處多多,但是如何從五花八門的宗教中,選擇一個進步的、合理的、圓滿的宗教,使個人和群體都能獲致幸福快樂,卻不是單憑訴諸宗教情操所能濟事,必須仔細地比較、挑選才行。(以上各項說明,詳見:天華•林世敏—《比較宗教信仰》第二章〈宗教與人生的關係〉)

回標題

 

 

惠能與神秀那一個高?

  1. 惠能與神秀都是中國禪宗的傑出人物,當代的人稱他們為:「南能北秀」,兩人的成就俱屬有目共睹。我們只能說:兩位禪師所提倡的「禪風」(修行的方法)不同;卻萬萬不能單憑自己的喜惡,妄加分別與批評。否則暴露自己的淺薄與偏執之餘,只會惹人笑話。(參見:《六祖罈經•頓漸品》或《貝葉之香》第134∼143頁〈佛性無南北〉、〈法無頓漸〉)

  2. 神秀說:「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唯恐惹塵埃。」惠能說:「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往往人們根據兩人不同的見解,就亂下評語說:「神秀未見道;而惠能已徹底覺悟。」這種說法太大膽,也太草率了。因為我們庸俗凡夫,境界並未在兩位禪師之上(相差何啻天壤),卻敢大放厥詞,妄斷高低!

  3. 大致說來,神秀走「漸修」的路子;而惠能主張「頓悟」的方法。這兩者的禪風不同,卻都是一種方便—為了適應不同根機的眾生,所提供的修學選擇。 這中間那有優劣高下?所以連六祖本身都不敢說自己的境界高。不信?請看《罈經•頓漸品》,惠能對自己的徒弟說:「法本一宗,人有南北;法即一種,見有遲疾。何名頓漸?法無頓漸,人有利鈍,故名頓漸。」(參見:《貝葉之香》第138頁〈法無頓漸〉)

  4. 一個人平日不努力讀書,知識學問既不博大,也不專精,他有可能會對繁複的人生與生命問題,豁然開朗嗎?所以一般人僅僅羡慕或盲目歌頌惠能的「頓悟」,卻不警醒自己的雙腳—不是踩在堅實的泥地,而是踏在妄加分別的雲端,這不是太危險了嗎?
      腳踏實地,如法而修,滴水自能穿石。「漸修」看似簡易、緩慢,卻是大多數人穩當可靠的方式。
      誰能否認:惠能今世的頓悟,不是過去無窮世代、日積月累地苦修所致?

  5. 漸修固然使人按部就班、邁向光芒萬丈的菩提大道;卻也不足以妨害我們 對「頓悟」的嚮往與認同。因為確實在芸芸蒼生之中,也有為數不少根機深厚、生來就有宿慧的人。他們聞一知十,觸類旁通,一悟而百悟—就像今人稱羡的天才兒童,學習速度異乎常人,學習的效果當然也叫人刮目相看,他們都是「頓悟」的一群。

  6. 頓悟與漸修,如鳥之雙翼,彼此相輔相成。它們之間不同的教育方式,使禪宗的教學,更加多采多姿;更加活潑生動;更加完備周延。
      奉勸有心修禪的人:先問自己適合頓或漸的法門?別浪費時間、精力,老是在頓漸的門外,妄加猜測與批評。(參見:《貝葉之香》第138頁〈法無頓漸〉)

回標題

 

 

誰是當代高僧?

  1. 能夠深入經藏,對錯綜複雜的佛法,分析整理,校勘其謬誤,比較其異同—使後代有志研究者,如獲明燈,如得寶圖,減少不必要的精力、時間耗費,對佛教的振興、發揚,自有其不朽的功績。這類的出家人是當代的高僧。

  2. 潛心研究佛教的發展歷史,探討佛教產生的背景、原始佛教的教義內容、部派佛教的分裂、大乘佛教興起的原因等等問題。能幫助學佛的人,找出一條佛教興衰存亡的歷史軌跡;讓佛門子弟知道佛教是如何發展、如何衰頹的。這類的出家人是高僧。(參見:佛光•楊曾文—《佛教的起源》)

  3. 能在三藏十二部、八萬四千法門中,提倡一種最適合當代人修行,卻又不致影響教運的衰微;能讓當代人在一生之中,就能品嘗到佛法的甘美,體會到佛法的甜蜜;能幫助當代的學佛人,真正從佛法中即學即用;使佛門子弟,透過此等法門的修習,提高生命的價值與人生的意義,卻也不會因此而被世人鄙視唾棄。這類的出家人是當代的高僧。

  4. 能以精湛的智慧、過人的魄力,高瞻遠矚,預知佛教興亡之機,並能未雨綢繆。這類的出家人,當然是當代的高僧。

  5. 嚴守戒律,清淨梵行,在自己的道場中,孜孜矻矻,勤修不懈。能為僧寶豎立壯嚴的形象,進而提高世人對佛教中尊敬與贊嘆。不論他修行的是何種法門,而能感動天下有心者—風行草偃,使人一心向善。這類的出家人是當代的高僧。
  6. 一年到頭,馬不停蹄,到處大作「獅子吼」(說法)。不為賺錢飽私囊,不為自己出鋒頭。能把佛法深入淺出,普及社會每一個角落。這類的出家人是當代的高僧。

  7. 悲憫人間的鰥、寡、孤、獨、廢、疾者,傾聽他們的哀號呻吟,因而勇敢地投入社會慈善救濟事業。以興辦醫院、孤兒院、救濟院…作為手段,自己全力奉獻給苦難的眾生。以喚起社會大眾對佛教的認同,突顯佛教慈悲入世的精神。這類的出家人是當代的高僧。

  8. 憂心末法時代,群魔狂舞,多少附佛外道企圖魚目混珠。因此不計本身的毀譽,不顧自身的安危,義不容辭地反駮邪說,澄清謠言,在亂世中勇做金剛護法。這類的出家人是當代的高僧。

回標題

 

 

佛是平凡的人嗎?

  1. 有人說:「佛教的教主釋迦牟尼,只不過是個平平凡凡的人,他又不是上帝;也不是老母,怎敢大言不慚—說要普度眾生呢?」
      釋迦牟尼佛的確是平平凡凡的人,只不過他已經超越了平凡—經過自我的努力,達成高尚圓滿的人格,是個具足智慧與慈悲的覺者而已。

  2. 古今中外的聖賢,誰不是原本平凡的呢?孔子說:「吾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釋迦牟尼佛又何嘗不是如此?
      試問學校裡的老師是不是平凡的人?是的,老師們都是;但是平凡的老師卻能夠「傳道、授業、解惑」,能夠教育學生,使之成為造福社會人群的有用之材。

  3. 釋迦牟尼佛是由「平凡人」修行而成的,他的偉大在此;他的可貴亦在此。
      釋迦牟尼佛是「人」,所以他了解「人」的煩惱、「人」的需要;也因為他是由「人」而覺悟,所以他知道如何昇華「人格」,淨化「人性」的方法。
      上帝、老母是「神」(姑且說是),不是人。他們是「統治者」,是「主宰」他們高居在上,君臨宇宙,能了解卑微的「人」嗎?

回標題

 

 

請僧侶還是道士超度好?

  1. 如果你是真正的佛教徒,而亡者也是,當然是請佛教的僧侶超度好。因為基於相同的信仰,大家都是佛門子弟,彼此的感情深,超度起來可能會比較「得心應手」-功德大、效果好。

  2. 何必太介意:目前佛門的超度儀式,已經淪為商業化、世俗化(表面的敷衍、應付)?你看看一般道士們還不是如此?既然兩者都不能盡如人意(當然也不合佛法的精神),我們為什麼仍舊寧願選擇僧侶呢?因為「肥水不流外人田」,你花的錢財,最後還是用在佛教的事業上,仍然是「功不唐捐」的呀!

  3. 有人可能懷疑:僧侶們超度的效果,一定比道士好嗎?以下先看簡單的分析比較:
      (1)僧侶們都是素食者—不喝酒、不吃肉;道士們通常煙酒不戒、魚肉不計。
      (2)僧侶們受過清淨戒,每日早晚定課修行;而道士們比較缺少這一方面的素養。
      如果你是「亡者」,你希望被一個受過戒、有道行的和尚「超度」—帶領你到西方世界呢?還是被滿嘴葷酒的人,胡亂地帶著到處亂跑—不知道要帶到什麼地方去呢?所以,站在佛教徒的立場,我給你一個良心的建議:還是找師父們超度有保障。

回標題

 

 

自己的師父真的不如人?

  1. 有些人左瞧右看,總覺得自己的師父不夠完美—不但神通法力不強,長相也不夠壯嚴威猛;而且口才不行,打坐的時間也難以持久。因此常常自艾自怨,後悔當年自己的眼光太差,才會「看上」這麼個又瘦又醜、又老又窮的師父。
      容我打岔一句:您拜師父的動機和目的何在?是為了爭面子、出口氣呢?還是為了解除疑惑、了脫生死呢?

  2. 目前,社會上的「假道學」、「假菩薩」,到處充斥。這些人個個會放光;人人會神通。所以要尋個「奇人異士」做師父並不難;倒是要找個「凡夫俗子」的天人師,那才是不容易呢。
      不自吹自擂、自甘黯淡,才是腳踏實地的修行人。才能真正地指導我們修學,才能引導我們在末法時代中,不致被五光十色的邪說異端所迷惑。

  3. 宋朝的時候,蘇東坡與佛印禪師是方外之交。東坡喜歡賣弄禪學,偏偏鬥不過佛印的機鋒。
      有一次,東坡問佛印:「在您的眼中,您看我是什麼?」
      佛印回答:「你是佛。」
      東坡縱聲大笑,得意地說:「哈哈,我贏了,您看我是佛;我看您卻是狗屎。」
      想想看:東坡真的贏了?佛印真的輸了嗎?一個人的胸襟、智慧、境界的大小高低,就決定這個人對別人的看法—也就是說愈偉大、深邃、高超的人,自己愈覺得自己渺小,更能尊重別人;反之,一個狂妄的人,根本就瞧不起別人。
      佛,看天下眾生都是佛;凡夫,看人全是狗屎。
      所以,平凡的人,看自己的師父,也只是凡夫。何不試著提高自己的境界與智慧?再偷瞄師父一眼:是否變成慈眉善目的活菩薩了?他真的比別人的師父差嗎?

回標題

 

何處的觀世音比較靈?

  1. 每一間佛寺的觀世音,應該是「一樣靈」的,為什麼呢?因為:時時刻刻留心去傾聽眾生痛苦呼救聲的聖者,才能叫觀世音。如果菩薩不能一視同仁─聲聲入耳的話,他就不叫觀世音了。

  2. 可是,確實有些地方的觀世音是不太靈光的,為什麼呢?因為有些神教的廟宇或祠堂,魚肉鮮蝦擺在供桌上,菩薩是吃素的,怎麼可能「久留」呢?
      至於假藉菩薩的名義,替人扶乩、通靈,大賺黑心錢,菩薩深惡痛絕都來不及了,那會再助紂為虐?
      再看神教所供奉的觀世音菩薩,雖然外表跟佛寺的沒兩樣,但是仔細聽他們說的道和傳的法,竟然全是「剽竊佛經、纂改佛法」,菩薩聽了只有搖頭歎息不已。

  3. 一個人只要時時想到觀世音,處處想到觀世音,菩薩自然常在心中。有詩為證:「千江有水千江月,萬里無雲萬里天。」
      若問何處的觀世音最靈?答案是:心中的觀世音最靈。有一則故事可以用來說明:
      紅孩兒上普陀山,見觀世音端坐紫竹林下,手上正在數珠。紅孩兒好奇地問:「做什麼?」菩薩說:「念佛!」紅孩兒更加不解:「菩薩早已成佛,又是念那一尊佛號?」菩薩正經地回答:「念觀世音!」紅孩兒嚇了一跳:「為什麼念自己?」菩薩說:「求人不如求己」。

  4. 如果這個世界只有觀世音能救你,而你又急著找一尊最靈的觀世音來拜,那麼我奉勸你一句:「趕快努力,使自己變成觀世音吧!」
      有詩為證:「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只在汝心頭,人人有個靈山塔,好向靈山塔下修。」

  5. 如果有人向你吹噓:這兒的觀世音最靈,甚至連香灰都可以治病。注意:先留心一下,此處是不是黑店?住持是不是真的出家人?他們這樣大吹特吹到底有何居心?
      佛教最反對藉佛、菩薩的名義來擾亂人心,破壞善良風俗。古時候,有人傳言:慧林寺的木頭佛像最靈──就像真佛出世一樣。丹霞禪師聽了火大,就把佛像搬下來劈成數片,投入火中。目的何在?為了破除眾生的迷信!

回標題

 

 

觀世音菩薩是男是女?

  1. 古代的印度、中國、日本、韓國,無論是繪畫或雕刻,我們時常看到雄赳赳、氣昂昂的「觀音大士」。
      在佛經中,也有不少地方把觀世音當做「男身」看待的,像「悲華經」中,佛陀就這樣對觀世音菩薩說話:「善男子,汝當字觀世音。善男子,汝行菩薩時……眾生得離苦惱。」(詳見:天華.「觀世音菩薩本事」第84~87頁)

  2. 為什麼在中國,觀世音菩薩的畫像卻幾乎都是女的呢?那是因為:

    1. 菩薩是照顧苦難眾生的媽媽,所以常被畫成慈眉善目的「慈母」相。

    2. 具有「女相」的觀世音,才容易被中國婦女接受,因為在舊時禮教束縛下,男女是「授受不親」的,否則一般婦女禮拜菩薩時容易心有疙瘩;再說她們的丈夫們也會吃「乾醋」呀!

    3. 根據「普門品」的記載,觀世音菩薩為了普度眾生,所以隨處顯現三十二種化身。經上說:「若有國土眾生,應以婦女身得度者,即現婦女身而為說法。」「應以童女身得度者,即現童女身而為說法。」所以把菩薩畫成女像也是有根據的。

  3. 「欲界」的眾生,因為有食欲和性欲,所以才有男女的差別相。
      觀世音菩薩不是「欲界」的眾生,所以早已超越了性別的差異,既不是世人眼中的男子漢;也不是一般公認的女兒身了。(見:國家「般若心經入門」第64頁)

回標題

 

 

淨土宗和真宗有何不同?

  1. 淨土宗是中國人創設的宗派;而真宗則是從日本移植進來的(在臺灣有人稱它叫「宏願法門」)。
      淨土宗要具備「信、願、行」三種條件,也就是說要: 

    1. 信心具足──相信有西方世界、彌陀會救我。

    2. 願望殷切──希望能到佛的國土去。

    3. 確實修行──以念佛和行六度,來聚足「善根福德因緣」,才能往生。
      而真宗卻認為只要擁有(1)─信心具足,其他(2)、(3)兩項則可有可無,就能往生西方。

  2. 淨土宗堅持臨命終時,要保持「心不顛倒」、「一心不亂」才能往生;而真宗強調只要平日「相信彌陀」,根本不必等到臨命終時,自己就有把握往生。

  3. 真宗對「往生」一事,有如下的比喻:
      淨土宗的門徒像小猴子;真宗則像小貓咪。小猴子需要自己抱住母猴,才不會有摔落的危險,才能被母親帶著跑;而小貓咪則不必如此費事,因為母貓自然會咬住牠,帶著牠到安全的地方。
      由以上的比喻可知:淨土宗是「自力」與「佛力」並重的,而且是自己愈努力,就愈能感受到佛力的加持和幫助;而真宗則完全依靠佛力(他力),自己根本不必費力,一切交給彌陀就行了。

回標題

 

 

淨土宗和真宗那個好?

  1. 根據前題淨土宗和真宗的比較,如果只從表面上去判斷那種宗派好,那是十分危險的;唯有平心靜氣地分析,才能得到正確的認識。
      真宗是日本人創設的,拋棄中國人的民族自尊心不談,真宗只強調「信心」,而不重視(或完全捨棄)「願、行」,自信能往生西方,根本就是違背了因果法則。就像:相信有臺北這個地方,可是你卻不想(願)去,也從來不真正邁開腳步動身前去,到得了臺北嗎?

  2. 真宗為了從淨土宗中自立門戶,不惜標新立異,從佛典中斷章取義,將「信願行」不可分割的三資糧(往生三條件),切開成截然分離的三部分,而且只摘取其中的「信」。以為「信心」可以勝過一切、涵蓋一切,使彌陀變成上帝─具有生殺予奪的專制君王,居心何在?(見:妙雲集.「淨土與禪」第90頁」)

  3. 真宗認為淨土宗不可靠,以為淨土宗一定要到臨命終時,自己還知道念佛,才叫「一心不亂」、「心不顛倒」;卻不了解只要平日深信彌陀、願生西方、念佛不斷、廣行六度,即是「一心不亂」、「心不顛倒」,就算臨終時因故未能念佛,也不妨害往生。
      舉一例說明:某人平日就立好遺囑,並將遺囑寄存在律師處。等到死後(就算橫死,不能再交代一次),律師自然就會照他的遺囑辦妥,何必掛心?
      同理,我們平常憶佛、念佛,早已清楚地在彌陀處寄妥「遺囑」,彌陀自然知導你的願望,還會帶你到地獄去嗎?

  4. 前題有關「小貓咪」和「小猴子」的比喻,更是荒謬可笑。彌陀才不會喜歡此類「沒有骨氣的小貓咪」呢。因為佛教把菩薩稱做「大人」,就是要我們立志做個「頂天立地、有大抱負、大勇氣的人」;至於真宗放棄自我的努力(願、行),一切仰仗佛力,彌陀對這些人難免會失望的。

  5. 做一個中國人,我們發覺外來的真宗,並沒有超越土生土長的淨土宗;再從整個佛教發展的前途看,淨土宗也比真宗更富有積極入世的色彩(少了願行,就是少了理想與實踐)。

  6. 「阿彌陀經」說:「極樂國土,眾生生者,皆是阿稟跋致。其中多有一生補處。」(白話解釋─見:天崋.「林老師講佛經」第5頁)換句話說:往生西方的眾生,都是到達七地以上(不退轉地)的聖者了。問題是:缺少「願、行」的真宗行者,又是如何能證果的?

  7. 如果是為了「方便度生」的理由,真宗在接引眾生人門之後,仍然仍然要依照佛法,如實地告訴他:沒有因就沒有果,所以只有發願、不修行,絕對到不了西方。或許,這樣比較不會誤導眾生。
      淨土宗在中國,由於提倡的方法有偏差─通常強調持名念佛,已經給中國佛教帶來隱憂與明顯的負面影響;我們也不希望再引進一個更簡陋的真宗(只發願),使眾生更感困惑而無所適從。

  8. 日本的「真宗」(或臺灣的「宏願法門」),都主張只要相信彌陀,不必念佛,就可以往生西方。印順道師認為這種主張是「莫名其妙」。理由是:

    1. 掉在海中,不想別人救他,更不主動伸手拉住別人拋下的救生圈,如何登彼岸?

    2. 不念佛,如何得一心不亂?

    3. 不念佛,如何與佛願相通?入佛願海?

  9. 「楞嚴經.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指示大家:「憶佛、念佛,現前將來必定見佛」。其中並沒有特別或只是強調「信」就能見佛。
      又「阿彌陀經」上也說:「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若一日……若七日,一心不亂……是人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仍然強調要「執持名號」,而不是單單依靠「信」的功夫。

回標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