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改變原有的信仰嗎?

  1. 想脫離原先信仰的宗教,會不會因為過去曾經賭咒、宣誓、受洗,而遭受天譴?不會,絕對不會,就像一個人唾棄暴政,投奔自由後,他自然不會再遭受控制與迫害(因為自由國家已提供了庇護)。 

  2. 宗教是一個人終身的依靠,如果不慎重選擇,則幸福快樂沒有保障。就如同選擇職業,一旦發現跟自己的理想與興趣不合,當然以早日辭職,另尋新職業為宜。再舉個例來說明,像:女孩一時失察,嫁了一個惡毒的丈夫(喻:不圓滿的宗教),自由全被剝奪(已賭咒宣誓),一生幸福卻不甘如此斷送(已覺醒)。唯一自救之道──就是及早離開。

  3. 走錯路可以再回頭,同理選錯了宗教,當然也可以拋棄重新來過。不要怕被「報復」,雖然你賭過咒,宣過誓。就像一個人因為無知加入不良幫派,被迫斬雞頭與發惡誓,但是一旦幡然悔悟,自然就有警察的正義力量(喻:新的、合理的宗教),來保護他了。

  4. 光明正大的宗教,不會訢諸神權,更不會憑藉毒咒惡誓,來控制信徒的身心,使他們心生畏懼,不敢背離。依據法律的規定,一個人在被欺騙,或被威脅的情形下,所簽訂的一切契約無效。所以離開鬼神的宗教自然無罪。

  5. 學生發現老師是個不學無術之輩(或不能再滿足自己的求知欲),當然以早日離去,另尋明師為上策。

  6. 一個人先要推翻專制神權,才有獨立自主的人權,才能獲得真正的解脫。而要想成佛作祖,昂然存活於天地間,當然也要廢除人與神之間的「不平等約束」(人在神前被迫或被騙所賭的咒),否則只是仰神鼻息的奴僕而已。因此脫離原先的神教,是勢在必行的。

  7. 如果我們發現佛教不是最理想的宗教,我們離開它,我敢保證:釋迦牟尼佛決不會生氣。不信?翻開佛陀修道的歷史就可以發現他換過了無數個老師,也接受了許多不同老師的指導呢。

  8. 回標題

     

     

修行中呈現異相好嗎?

  1. 所謂「異相」,一般是指:看到佛、菩薩和護法金剛;見到自己端坐蓮花,靜靜聽佛講經;看到佛與菩薩對自己微笑、輕輕牽引自己的手、撫摸自己的頭……甚至於發現自己全身放光、身體整個飄浮在半空中;驚異地發現自己有天眼通、宿命通、神足通……等等。
      呈現異相,表示自己的修行工作,確實已經開始進行,所以身心世界有明顯與眾不同的「變化」,這是十分自然的事,何必驚異(得意)?
      呈現異相既是修行的過程,而不是「終點站」,那麼距離目標還有那麼遠的路,何必沾沾自喜?自以為得天獨厚、高人一等?

  2. 精神分裂者,以及外道的盲修瞎鍊,有時在走火入魔時,也能生起幻相、幻覺(聽)。如此說來,當所謂「異相」出現時,豈能不提高警覺?
      又邪魔外道為了混淆視聽,誤導眾生的修行正道,常常變現佛、菩薩的莊嚴法相,或說法、微笑;或灌頂、放光,不一而足,豈可正邪不分?
      所以聽到有人說:某某人會抓妖、會放光;能飛天遁地、能知過去未來;能用符咒、香灰治病;能與鬼神溝通……等等,注意:他可能本身就是妖怪;或是被妖怪附身而不自知。

  3. 「呈現異相」如果用在「馬戲團雜耍特技表演」,那一定十分叫座;可惜對於「解除煩惱」、「了解真理」、「成就佛道」方面,卻是風馬牛不相及,半點好處也沒有。

  4. 「金剛經」上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註:有為法──由因緣、條件聚合生起的事物。)
      請問:這些異相是不是有為法?除非有人睜著眼睛說瞎話,否則一定會承認它是。既是有為法,豈是真實的?怎能執著不放?
      「八大人覺經」上也說:「四大苦空,五陰無我,生滅變異,虛偽無主。」由四大、五陰等條件所組成的「身體」都是虛幻的,何況是身體中的「零件」──「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面對「色、聲、香、味、觸、法」等六塵,所生起的六種「認識作用」(感覺),又怎會是真實的呢?
      所以,「心經」上才說:「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因此,修行所呈現的異相,絕對百分之百是虛幻不實,絕對不能當真的,何況是盲目地加以讚美、欣羨與崇拜呢!

  5. 有人自己說他頭上會「放光」,這有什麼稀奇?我看過秋天的原野,草叢中到處都是屁股會放光的東西──螢火蟲是也。
      告訴大家一個小祕密:我自己也會「放光」咧,哪個地方放?在「頭頂」的部分!為什麼會放光?因為我的頭髮快掉光了。(一笑!)所以,放光有何稀奇?別太沈迷了,自誤誤人才可惡呢。

回標題

 

為什麼依法不依人?

  1. 「法」是自古以來,早就存在天地間永恆的真理,它是亙古長存,歷久常新的;而「人」喜怒無常,觀念、思想瞬息萬變,而且自私、偏見充滿心胸。所以要依法不依人。

  2. 佛教反對權威,也反對偶像崇拜,不但不拜無名小鬼;連赫赫有名的上帝、玉皇大帝、明明上帝也不拜。想想看:佛教連鬼神都不會盲目崇拜,怎會依靠平凡的人呢?
      有人說:三皈依中的皈依「僧」,不就是「人」嗎?沒錯,出家師父也是人,但是我們效法、學習的是師父的「法」──真知灼見、人格智慧,並不是不分善惡是非,硬把師父當神仙。

  3. 學佛之人,千萬不要把師父「神化」了,因為當你這麼做時,你已經閉起智慧的心眼,落入盲目崇拜的深淵,也陷進任人擺布作弄的危機中;而當你的師父自以為是神佛的時候,就是他開始偏離正法的時刻,不走,又待何時?
      如果你認為你的師父是唯一的救主時,你在慶幸、安心的同時,有沒有想過:既是「唯一的」救主,那麼他走了以後,我不是失去依靠了嗎?所以要依法才能自在快樂,因為法是亙古長存,而人是無常短暫的。

  4. 「華嚴經」中,善財童子的五十三參(參訪了五十三位老師),就是不把老師當偶像,不把老師神化──以為他是無所不知、無所不能的。而認為「老師」只是「聞道在先」、「術業有專攻」的人罷了。
      以今天的佛教界來說,一個師父可能只專攻一宗一派:或擅長於演講、寫作;或精通於書畫、梵唄;或對參禪、打坐獨具心得;或對念佛、持咒高人一等。如果我們以為自己的師父是「萬能」的,那就是畫地自限,永遠不會進步了。

  5. 不但在家大德、居士是人,出家的師父(包括活佛、喇嘛)也是人。人的見解總有偏差,他們對佛法的解釋、主張,我們永遠只能當「參考」,一定要自己深思熟慮之後,才能深信,才能付之實行。
      有的同學開口、閉口都是:「我師父這樣說,我老師那樣講……」從來沒聽見他說:「佛是這樣講的,佛法是那樣講的……」做為一個知識分子,想追求正知正見,如果不知道窮本溯源,直探佛陀的本懷,永遠只是拾人牙慧和捨本逐末罷了。

  6. 釋迦牟尼佛在成道以前,曾經追隨過許多老師,嚮他們虛心地討教學習。所以學得了許多「世間法」──世間的技藝與學問,作為自己弘法利生的方便。但是當老師們再也拿不出東西讓他學習的時候,佛馬上毅然決然地再另訪名師(不過他對老師的尊重與敬愛永不改變)。這是依法不依人的最佳證明。

  7. 依法不依人,使學佛的人永遠依靠正法為師,以正法為羅盤;使學佛的人永遠以正法為眼目,不受人的誤導而枉送光明的前程。

  8. 佛家說:「大疑大悟,小疑小悟,不疑不悟。」所疑的是「法」,所悟的也是「法」。當然,所信的也是經過慎思、明辨與印證的「法」了。

  9. 孔子說:「人能弘道」──「法」是靠「人」來傳的,所以仰慕佛法,並不一定要貶抑師父。真正了解師父是佛法的介紹者、實驗者,在愛法之餘,當然更會敬愛師父們。

回標題

 

 

為什麼要吃素?

  1. 吃素有益健康,早經醫學的證實,不信請看:臺視隔壁的臺灣療養院,凡是送院的病人,一律要吃素。根據統計,吃素的病人引發的併發症少,死亡率低。而且出院的病人,如果能繼續吃素,那以後回院「報到」的次數少,相距時間也長。
      過去,臺大醫學院教授陳瑞今,也曾經為許多臺灣的比丘、比丘尼作健康檢查。結果發現由於素食,所以他們罹患高血壓、糖尿病和心臟病的比率最低,而這些疾病正是肉食者最常見到的。

  2. 依照人體的構造來看:人跟一般草食動物,像牛、羊等有相同的特徵──腸子很長、犬牙退化……等等;而老虎、獅子等肉食動物,不但有尖銳的犬牙,而且腸子很短──這是避免肉食在消化過程中耗時太久,而引起食物腐敗。(見:「佛教新聞」70期,第42期──「碗裡羹,怨深似海恨難平」

  3. 吃素並不致於體力不繼,而且更具有耐力。不信請看跟人一樣同屬草食動物的牛、馬、駱駝,不但能負重而且能行遠;反觀老虎、獅子等肉食動物,追逐獵物通常跑不到一百公尺,就氣喘如牛了。

  4. 「梵網經」說:「食肉者,斷大慈悲佛性種子,一切眾生見而捨去」,素食可以培養一個人的「慈悲心」。在動物界中,草食動物較溫和;而肉食動物則兇殘成性。

  5. 人與其他動物,雖然在外表上不同,但是在「佛性」上平等。所以古人說:「我肉眾生肉,名殊體不殊,原同一種性,只為別形軀。」人有親情、友愛;動物也有,不但「慈烏失其母」,會「啞啞吐哀音」;帶領小雞的母雞,在老鷹來襲時,也會拼死保護孩子。

  6. 佛家認為生命是循環不止的(輪迴),所以百千萬億劫以來,所有的生物都曾經是自己的六親眷屬(骨肉親人)。因此殺生害命,只為飽腹,卻變成了悲慘的「骨肉相殘」,這是天倫的悲劇。
      每一位修道者,在證得阿羅漢果時,常常忍不住掩面悲啼,因為他透過「宿命通」的觀察,過去所殺過、吃過的無數生命,竟然都是自己以前的父母、兄弟姊妹……,豈不悲哉?

  7. 願德禪師有一首勸人戒殺素食的詩:「千百年來碗裡羹,怨深似海恨難平,欲知世上刀兵劫,但聽屠門夜半聲。」指出的就是:一幅冤冤相報的悲慘世間圖。

  8. 再舉一則有關動物的親情故事,來勸告大家不要殺生吃肉:
      聯合報副刊曾經登過一篇韓國和尚的自述,談到自己未出家前是獵人──專門捕捉海獺。有一次,他一出門就抓到一隻大海獺。等剖下珍貴的毛皮後,就把尚未斷氣的海獺藏在草叢裡。
      傍晚時,獵人回到原來的地方,卻遍尋不著這隻海獺。再仔細察看,才發現草地上依稀沾著血跡,一直延伸到附近小洞穴。
      獵人探頭往洞裡瞧瞧,不禁大吃一驚:原來這隻海獺忍著脫皮之痛,掙扎回到自己的窩。為什麼這麼做呢?等獵人拖出這隻早已氣絕的海獺時,才發覺有兩隻尚未睜眼的小海獺,正緊緊吸吮著死去母親乾癟的乳頭。
      於是,這位獵人放下屠刀,出家修行去了。

回標題

 

 

佛教輕視女人嗎?

  1. 有人說:「依照戒律:比丘只受兩百五十戒;比丘尼卻要受五百戒。」可見佛教輕視女人。
      其實這是誤會:因為男人和女人天生有許多差異,無論在生理和心理方面,都是如此。多數的女人較細心、敏感(多愁善感)、多情、愛漂亮……,她們的婀娜多姿,富有慈母般的關愛之情,常常會讓男人「誤會」,因而產生愛慕之心──當然也擾亂了「道心」,而男人又常把帳記在女人身上。所以,佛教為了保護女人,為她們制定許多特別的規範,並不是刻意要輕視女人。

  2. 當年佛陀的姨母「摩訶波闍波提」(又叫:「憍曇彌」;出家後則叫:「大愛道比丘尼」),要求佛讓她出家,但是佛陀不允許。佛對姨母說:「女人在家修行比較好,修行是不必分出家、在家的。再說僧團中有了女人,由於女人比較自私,也容易嫉妒,多少會影響僧團的。」
      儘管經過阿難的一再懇求,佛陀終於答應。但是他老人家卻忍不住說出內心的真正顧慮:「佛教的僧團有了比丘尼,佛法傳世將因而縮短五百年。」
      佛陀如此說,是有他的深謀遠慮在,其中有三點對後代僧團具有警惕之意,那就是:  

    1. 女眾出家,必須覺醒到自己出家之不易,更要努力修行,不要整天喋喋不休、惹事生非,如俗家女子一般。否則,佛法傳世豈只縮短五百年而已?  

    2. 女師父們應該聽聽大愛道比丘尼對徒弟們所說的話:「大家有幸出家當比丘尼,要戒除名聞利養,不可虛榮傲慢。要靜靜地生活,靜靜地修行,不要多說無聊的話,這才是女眾最好的持身之道。」  

    3. 男眾山家,更必須警惕到「色不迷人,人自迷」,對女眾要保持距離,相待以禮。千萬不能像阿難尊者,雖然一向博學多聞,卻差點栽在摩登伽女的手中。

      前面提到佛陀對姨母所說的話,──女人比較自私、也容易嫉妒,只是指出她們易犯的毛病,希望「有者改之,無者加勉」,並不是故意加以貶抑;同時也決不表示世尊真的歧視女人。否則佛乾脆拒絕姨母出家,何必自惹麻煩?再聽聽佛陀稱讚她的話,更能證明佛並不輕視女人:「對大愛道比丘尼,大家不可因為她是個女人而輕視她,她是一位有道行的大丈夫,她的嘉言懿行,可以永遠作為僧團的模範。」

  3. 佛教主張「眾生平等」,「海龍王經」有「道心無男無女」(男女的佛性相同)的名言,這跟「六祖壇經」中,惠能回答五祖的話:「佛性無南北」,正有異曲同工之妙。(見:因緣品)
      所以男女的形象不同,並無關乎本性的染淨(清潔或污穢),佛教又何必輕視女人呢?(其實也沒有)

  4. 佛經上雖然有「成佛先轉男身」、「生為男身難」之語,這些只是鼓勵、警惕我們:修道者千萬不能有「娘娘腔」,更不能「扭捏作態」,要做一個「頂天立地的男子漢」(或巾幗英雄),否則如何擔負如來家業?
      佛教雖然認為女人比男人「業障」重(像:不自由、易愛傷害、懷孕生子、生理周期等等),但是那也並不表示:輕視女人。

  5. 歷代傑出的比丘尼、沙彌尼、優婆夷(女居士),對佛教做出無比的犧牲奉獻,成就了可歌可泣的豐功偉業,照樣與比丘、沙彌、優婆塞(男居士)一爭長短,永昭史冊。佛教怎敢輕視女人?

  6. 在「維摩詰經」中,有一段舍利弗和天女之間的故事,最能表現佛教不輕視女人的特色:
      說起這位天女,不但神通廣大,而且能言善道,連智慧第一的舍利弗都不是她的對手。舍利弗只好問天女:「你既然這麼卓越,為什麼仍然是個女生?為什麼不轉成男生呢?」(故事中的舍利弗認為:男的比女的尊貴)。
      於是天女耍了小神通,暫時把舍利弗變成天女,再把自己變成舍利弗──用來說明男與女,只是外表的形象不同罷了。男的何曾比女的優越?而女的又怎會比男的略遜一籌呢?

回標題

 

大乘非佛說怎辦?

  1. 佛在世的時候,雖然天天講經,但是印度人的習慣,喜歡用「口誦」(背下來),而不喜歡用「手寫」(記下來)。
      佛離開人世後,雖然經過了結集,但是這些經典嚴格說來也都不是「原版帶」,而是「複製品」了。

  2. 佛教中的「佛」,本來就不只一位(而是恆河沙數諸佛),釋迦佛以後的龍樹、無著、世親……一類的大菩薩,誰說他們不具佛的智慧(很可能是佛的示現)?如此說來,他們講的怎會「非佛說」呢?

  3. 佛家主張:任何人只要「透徹地了解人生宇宙的真理」,他就是佛。他說的經典,當然是佛說的。(像六祖惠能說的佛法,因為精闢正確,被稱為「六祖壇經」。)

  4. 就歷史的考據,大乘經典是後來(世尊涅槃後約五百年)才出現的;當然不是直接由「釋迦牟尼佛」的嘴巴講出來。但是大乘經典也不是「無中生有」、「憑空杜撰」的,而是對於原始佛典的「再創作」與「再演繹」──使它更周延、圓滿;更生動感人,這些原都是為了度生的方便與悲心,對於佛法的發揚與傳播具有重大的貢獻。

  5. 有人說:「小乘佛典是寫實的,大乘是寫意的」。意思是說:小乘佛典在程度上是較忠於歷史的、忠於佛陀的;而大乘則是根據小乘佛典來加以發揮、充實,使它富有哲學的精深博大和文學的細緻美感。
      因此,我們固然愛小乘佛典,我們也愛大乘的作品。因為它們像是從同一棵樹上長出來的枝葉,正好可以相互輝映,互補長短,怎可厚此薄彼呢?
      試舉一例來說明:
      剛從父母(佛)身上生下來的「嬰兒」(小乘經典),雖然可愛、純真;但是他不能、也不可能永遠停留在嬰兒階段。他一定要、也一定會成長。長大成人後(大乘經典),雖然跟嬰兒期有很大的改變,但是我們能說他們是完全不同的兩個人嗎?
      所以,儘管「大乘非佛說」可能是事實,但並不影響我們對佛法的虔敬與信心。
      當然囉,如果能深入經藏,從中比較、分析大乘與小乘經典的不同,使人能更加了解小乘的特色與大乘的精神,則功德自然無量。

回標題

 

 

為什麼地獄不空?

  1. 「地獄不能空」是佛的「三不能」之一(三種不能立即做到的事,其餘兩項是:無緣不能度和定業不能轉)。有人奇怪佛具有大智慧與大慈悲,為什麼不能度盡地獄的眾生呢?回答這個問題,要先了解佛是「大能」而非「萬能」的覺者,像:品學兼優的老師,可以用盡一切好方法來教導學生,卻不能保證學生一定出類拔萃一樣。(參閱:大乘.張澄基-「什麼是佛法」第
    27∼28頁)
      佛、菩薩度眾生與萬能的上帝、老母娘不同:上帝他們吹口氣,伸一伸援手,就可以把全宇宙的眾生救個精光;但是佛家不同,佛與菩薩只是伸援手,就可以把全宇宙的眾生救個精光;但是佛家不同,佛與菩薩只是醫生,醫生只能醫治病人,卻不能代替病人吃藥,使病人立即痊癒。所以,在眾生自己覺悟之前,胡作非為的人仍然很多,地獄怎空?

  2. 佛家主張「心淨則國土淨」,佛、菩薩不能強迫眾生的「心」變「清淨」,只能幫助他們,啟發他們。如果眾生一味地自尋煩惱,心如何能淨?不淨則國土(他們自己所居住的世界)如何能淨?
      記住:就算佛、菩薩硬把地獄的眾生拖出,這些眾生還是不會快樂的。不信?想想看:如果你把精神病患者從醫院裡「救」出,他們會不會因而「正常」了呢?
      地獄的眾生既不能讓佛硬性來救,只能循序漸進地給予諄諄教誨,所以在可預見的將來是不會空的。

  3. 佛家也主張「心造地獄」,也就是說:「地獄」是眾生心境的反映。一個人如果內心經常感到憂愁、恐懼與痛苦,那麼他所過的生活就是地獄般的煎熬。而佛家認為人有八萬四千種煩惱,也就是人經常在八萬四千處地獄中遭受折磨,地獄從何空起?

  4. 佛說:「財、色、名、食、睡,地獄五條根」。放眼看天下:人人爭名逐利,不務正業,在聲色犬馬的物慾橫流中浮沈,地獄如何能空?

  5. 根據佛經的記載,留在宇宙中未成佛道的眾生,都是「鐵齒硬牙」──剛強難馴的。何況是地獄中的眾生,要他們悔悟談何容易呢?
      雖然地獄中,悔過向善的眾生,不是沒有,但是剛剛跳出苦海(地獄),馬上又故態復萌(作惡),再次沈淪、沒頂的也多。
      地藏菩薩固然立下悲願:「地獄不空,誓不成佛」。但是宇宙之大,眾生之多,一個地藏菩薩實在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因此,要想一空地獄,只有人人發心學做地藏。

回標題

 

 

為何真理不可說?

  1. 因為「真理」是用「心」去體會與印證的,不是用言語、文字來「說」的。所謂「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就是這個道理。
      用語言、文字來說明道理,只是權宜的方便,就像用「手」指「月亮」,手(語言文字)絕對不等於月亮(真理)。
      老子說:「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近於佛家說的:「言語道斷,心行處滅。」都是在告訴我們:語言、文字只是工具,無論用嘴巴說、用手寫或用心想,都跟「真理」隔了一層,如同隔靴搔癢,永遠搔不到癢處。(見:「維摩詰經」-「不二法門品」)
      舉一個例子──「什麼叫做死?」來說明:
      你可以這麼說:死就是心臟、脈博、腦波停止;臉色發白;手足冰冷;瞳孔放大……等等,不過這些都是「死相」──死的現象罷了,跟「死」絲毫無關。
      佛家常說的「涅槃、般若、開悟、證果、法喜、自在、空性……」,其實大多數人只懂它(名相)的表面意義,根本就無法觸及它實際的境界。所以會背「心經」的人,並不一定證得「諸法空相」、「無智亦無得」的真理。

  2. 不過,真理固然是不可說,但是卻又不得不說。否則眾生又如何能了解真理?又怎會嚮往真理?進而嘗試去親證真理呢?
      當年世尊在菩提樹下成佛,也曾經為這個問題──「如何對眾生演說自己所親證的真理?」因而考慮良久。今天的一切佛典教法,都是世尊出自慈悲,運用智慧「說」出來的結晶。
      了解真理不可說,也不得不說,而世尊卻又說得那麼詳細、那麼精彩,實在叫我們太感動、太珍惜了。但是,「因指望月」才是佛陀的本意,千萬不要做個死背經書的傻瓜才好。

回標題

 

 

 

為何出家?

  1. 一個佛教徒,有志於弘法利生的工作,如果按照世俗的道路走──結婚生子,就不能百分之百專心實踐自己的理想,多少會分心的。不是嗎?
      出家,就是要為人群付出更多的奉獻與犧牲,因此不走世俗的道路,毅然決然地拋下名利、地位與家庭。

  2. 出家人,是專業的弘法者,他們以弘法為職業,不敢冒瀆職業的神聖,以敬業的精神來扮演「天人師」的角色,至死不渝。
      釋迦牟尼佛已經離開我們兩千五百多年了,偉大的佛理,既深且廣,沒有專業的人才,如何來演說、宏揚?而出家人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群。 

  3. 在家的居士雖然也能弘法,但是攜家帶眷的,多少總有私心,如果由他們來主持佛寺,誰敢保證他們不會「假公濟私」?把信徒的捐獻挪作私人的花用?而出家人沒有家眷,較能秉公處理財務,為眾生提供更多的服務。

  4. 有人說:悲觀、消極的人才會出家,這是偏頗的說法,對廣大品學兼優的出家師父,極不公平。一個標準的出家人,早睡早起,生活極為規律。不但個人努力修持──看經、打坐、處理寺務;而且熱忱為眾生們服務──析疑解惑、說法講經。如果沒有積極、奮發的精神,怎能如此精進不懈?

  5. 歷史上為佛教的宏揚,立下不朽功業的,百分之九十九是出家人,像:法顯、玄奘、鳩摩羅什、龍樹、馬鳴、無著、世親等等都是。
      又:史懷哲、德蕾莎都是諾貝爾和平獎的得主,他們都是不結婚的天主教神職人員,所以能為自己和教團爭得無上的榮耀。同理,出家的師父才更有可能為佛教開創掀天揭地的偉業。

  6. 不過,我們反對「不適任」的人出家,包括品德低劣、知見錯誤、人格欠完整與成熟的人。因為他們一出家,會為佛教帶來紛爭,也會破壞僧寶崇高、聖潔的形象;連帶地也影響了佛法的弘傳。

回標題

 

 

出家是不孝嗎?

  1. 佛家講孝道,既重今世,也重來生。
      世俗之人,以善體親心,使父母溫飽為孝;來生之事,既不願過問,也不知如何安排。
      佛門子弟,不僅在父母生前,承歡膝下,噓寒問暖;而且慎終追遠,為父母植福修慧。有些人更毅然出家,勇敢地擔負如來家業,弘法利生,成就萬古不朽的事功。像玄奘、法顯等人,光宗耀祖,他們是人間的大孝子。

  2. 中國人一向講究「不孝有三,無後為大」,以為能替父母傳宗接代,就是盡了最大的孝道。秉持這種觀念,不見得高明,為什麼?套用子游問孝時孔子的答話:「至於犬馬皆能有『傳』!」(原文「養」,故意改作:「傳」)。想一想:僅僅會傳宗接代,怎算是孝?(否則,狗一胎可以生下十幾隻,豈不是孝順之至?)

  3. 古人說:「出家是大丈夫事」。因為出家是為了追求真理,使自己和父母了解真理,能過得更快樂;出家也是為了奉獻自己一生的智慧與心力,替人群社會服最大的務,造最大的福。因此需要大丈夫的勇氣、信心與毅力。出家既能使自己和父母以及社會人群快樂,如何說是不孝?

  4. 孩子一經出家,可以讓父母了卻一樁心事,免除他們一生一世的掛念,為什麼呢?男孩子不必娶妻生子,避免子又生孫,孫又生子,子子孫孫,永不斷絕。否則,父母為子孫操心,如何能安養餘年?君不見多少白髮人送黑髮人?那又算什麼「福壽全歸」嘛!
      女孩不必嫁丈夫,則父母不必為女兒操心:是否會遇人不淑、會不會難產、女兒的孩子會不會欺負女兒?
      再說,有了出家的兒女,沒事兒,可到他的寺院逛逛,大家一見師父的爸媽來了,當然噓寒問暖,禮敬有加;生病的時候,人人大包小包爭相慰問──只因為生了一個「出家的好兒女」;臨終時有人念佛,不必憂怖;死了也不怕沒地方安放靈骨──有兒女寺院的地藏殿好安身。(這一段話是為了「安慰」、「說服」父母親們的方便說法,當然不是兒女出家的真正意義。)

  5. 沒有出家的俗人,有淪為乞丐或活活餓死的;出家的師父,卻很少聽說有人三餐不繼。因為只要好好修行,自然贏得人們的愛戴與供養,何愁衣食?至於師父們的父母,「親以子貴」,更不必擔心受凍挨餓。

  6. 有子女出家,正是父母的光榮。佛光山開山宗長星雲大師的母親,八十多歲時初次來臺,信徒們在山上熱烈歡迎她。大師的母親高興地說:「看大家這麼愛護我兒子,我再也不敢占為己有,因此決定把他送給大家當師父。」贏得了如雷的掌聲。可見兒女出家,母親並不會感到痛苦或捨不得,反而引以為是畢生最大的安慰。出家,怎會是不孝?

回標題

 

 

成佛後如何過日子?

  1. 「成佛」──代表一個人經過修行後的圓滿境界。就像一個學生經過多年的苦讀、實驗(實習)之後,終於取得博士學位和教授的資格。
      此後,這位「博士教授」一定會繼續他的研究工作,並且把他的研究成果不停地介紹給世人。像愛迪生雖然獲得了「發明大王」的美譽,但是每天仍然孜孜不倦地研究發明,他並沒有鬆懈、怠惰下來。
      同理,這位博士教授今後仍將繼續他的教學生涯(他過去是助教、講師──也是教育家),不但教不倦,自己也學不厭,以「得天下英才而育之」,當做是最快樂的事。

  2. 博士與博士之間,教授與教授之間,彼此更可以交換心得、經驗,以便為人群提供更大的服務。佛教徒成佛之後,同樣也是彼此支援、互相讚美,一起為宇宙的眾生獻身、效力。
      不信,請看佛說「阿彌陀經」時,各方世界的「恆河沙數諸佛,各於其國,出廣長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汝等眾生,當信是稱讚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
      經上又說:「如我今者,稱讚諸佛不可思議功德,彼諸佛等,亦稱讚我不可思議功德。而作是言:釋迦牟尼佛,能為甚難希有之事,能於娑婆國土……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諸眾生,說是一切世間難信之法。」
    (經文意思,請看:天華.「林老講佛經」)

  3. 成佛之後──自己的煩惱問題解決了,剛好可以專心、全力來照顧一切眾生。請看「金剛經.善現啟請分第二」,須菩提告訴佛說:「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佛回答:「善哉!善哉!須菩提……汝今諦聽,當為汝說。」
      可見成佛之後,並不是無所事事的「功德圓滿」,而是永無休止弘法利生事業的再開展。

  4. 當然囉,解脫了身心的束縛,成佛以後的日子,自然過得十分稱心愜意:不必擔心情人變心、不必記掛股票的漲跌。有了六種神通(見本書第139頁-「神通是什麼」),了解宇宙本是一家,眾生都是休戚與共的(指宿命通與天眼通),所以掃除了嫉妒、猜疑、占有、分別等心,十分自在安適。
      再說擁有「神足通」,各諸佛國土可以任意遨遊;就算足不出戶,每天還可以接受居住在各處淨土的菩薩、眾生們的供養。「彌陀經」說:「其土眾生,常以清旦(在一大早),各以衣祴、盛眾妙華(花),供養他方十萬億佛」。這種充滿花香的日子,當然好過了。
      至於具有「他心通」,更能隨時摸透眾生的心意,可以因材施教;有了「漏盡通」,當然是辯才無礙,以智慧作為言行指南,就能「隨心所欲,不踰矩」了。

回標題

 

 

可以勸告出家師父嗎?

  1. 僧是凡人出家修道的,不是天生的菩薩(聖賢),當然也會犯錯。
      對於出家的師父,我們固然要禮敬有加,但在適當的時候,要善盡「規勸」的責任,只是在態度上、語氣上,都要委婉、謙恭。
      最要不得的是:在背後胡亂批評、毀謗,而不讓師父們也有解釋、說明的機會。這樣的作法,不是光明正大的君子,對師父也是極不公平的。

  2. 雖說做弟子的可以規勸出家師父,但是最好是對自己的皈依師父才說,因為彼此的默契、感情都深,才能相互諒解,否則最後鬧得不歡而散,何苦?
      如果師父不聽,那就趕忙「停止發言」,留待下次有機會才說,千萬不要以為:自己是一番好意,自己必定站在真理的一邊,師父不這麼做就是愚蠢。這是冒瀆,也是忤逆。
      強迫師父接受,硬要表達自己的意見,那就是「強人所難」!就是「無理取鬧」!就是「毀謗僧寶」!

  3. 勸告,師父最重要的是先考慮:你確認自己的看法對嗎?你憑什麼認為師父不對?如果稍有猶豫,或良心不安,趕快打消念頭,不必貿然行事。
      如果確實是師父太頑固,令你太失望、太傷心,你也不可毀謗他、中傷他。因為既然你們師徒無緣,你也可以另外找一位你心目中的好師父,不就行了?

  4. 注意喔!你認為「不夠看」的師父,可能是「文殊、普賢」,也可能是「寒山、拾得」,更可能是「賓頭盧」(十八羅漢之一)再世,也說不定呢。恕我直言一句:不是師父不行,可能是你不行,更可能是你們師徒緣分已盡而已。
      別造口業罵師父!否則業報如影隨形,逃也逃不掉!

回標題

 

 

生命是一世斷絕的嗎?

  1. 玫瑰花開了又謝了,請問它會不會再開花?
      一條幼蠶長大後,吐絲成繭又破繭成蛾,蛾又產卵……蠶的生命是「一世斷絕」的嗎?還是輪迴不止的?
      一棵芒果樹,開花結了果,而種子又下了地,會不會再長出新的果樹來?而你眼前的這棵芒果樹,跟以前的芒果樹有沒有關連──也就是說它是無中生有的呢?還是從以前的芒果樹來的?
      一壼水煮沸後,變成水蒸氣隨風而逝,請問水蒸氣是永遠消逝了?還是遇到冷空氣,又會還原成水?
      水結冰,冰又溶解成水,這種現象是說明「斷絕」,還是「輪迴」(像輪子一般循環)的事實?

  2. 一個「千面演員」,一會兒演司機、工人、奴才;一會兒又扮皇帝、總統、老闆,他在每一齣戲結束時,只是結束他戲中的「角色」,並沒有結束他的「演戲生涯」。(以此說明:生命的生滅,只是因緣的聚散。)
      第一場的電影結束了,可是第二場的觀眾,卻又緊接著進場,電影又繼續開演……,今天的最後一場結束了,可是明天早上,第一場電影卻又開鑼了。人的生命也像這樣,生生世世(一場接一場)地演下去。

  3. 「生命」是一連串因緣(條件)的聚合,也因為這些條件的分散而滅。如同江河的波浪,因為地形、地物、風力……等因緣條件而生起,卻也因為這些因緣條件的消失而復歸平靜。如此不停地「緣起緣滅」,所以生命是──永無休止的。

  4. 佛教的「十二因緣」法,就是在說明人生命的由來和成長的過程,與老死的結局;而且進一步地告訴我們:老死之後,又從頭周而復始,循環不止的現象。(請參閱:天華.「佛教的精神與特色」第75頁)

回標題

 

 

你懂禪宗公案嗎?

  1. 禪宗主張「不立文字」,認為「言語道斷」(說出來的,就不是真理的本身):標榜「直指人心,見性成佛」。這麼說,怎麼還會弄出一大堆「公案」來自打嘴巴呢?想解開這個謎團,要先弄清楚「公案」的真正用意。
      「公案」嚴格說來,並不是「師父在對弟子們說法」,應該說是師父對弟子們「學習成績的印證或驗收」。所以除非你也進入他們的「教室」,體會到他們的「境界」,否則強解公案,對自己或別人又有什麼益處?

  2. 公案不是故事,所以不必有情節。有時雖有對話,卻經常令人覺得「牛頭不對馬嘴」,困惑萬分!其實不懂公案,也沒有什麼丟臉的,因為時空改變了,主角和配角(師徒)也不相同,硬炒當年的冷飯,死背當年的老臺辭,又有何新意?

  3. 公案當然可以拿來做為禪宗的教材,從中了解過去老禪師活潑、生動的教學方法,體會一下禪學自在、無礙的精神,作個人見賢思齊、仰之彌高的模範,引為修行參學的榜樣。
      舉一個例子,來說明公案的特色:
      師父出一道考題,要弟子們提出心得報告,題目是:「吃梅子」。
      弟子甲說:「梅,是臘月開花,初春結果。」
      弟子乙說:「梅子,可以釀酒。」
      弟子丙說:「梅子可以曬成乾,做成蜜餞。」
      弟子丁說:「梅生長在梅山,愈冷愈開花,果子也愈多。」
      輪到弟子戊,半句話也沒說,只是皺皺眉頭,吞下口水。
      師父最後只讓弟子戊及格,其餘諸人全都給個「鴨蛋」──重修。因為他們雖然言之有物,卻只會繞著「梅」打轉,何嘗真正嚐過梅子?真接「道」出梅子的味道?

  4. 張澄基博士說:「不立文字的禪宗,所堆積的語錄、公案以及種種書藉,恐較任何一宗更多。」單就「五燈錄」中的公案,就有一千七百則之多。因此,我們看「公案」只要盡量去探討它的精髓即可,不要在文字的表面意義去解析,以免浪費時間。(見:慧炬.「佛學今詮(上)」第8頁)
      有一點我們不得不警醒的,那就是:不懂得公案的精神所在,就算你把「五燈錄」一千七百則公案,背得爛熟,你還是不懂禪。古人說:「若緣木求魚,守株待兔,三藏十二部是拭瘡疣紙;一千七百公案亦陳腐葛藤。」就是此意。

  5. 公案中的教學方法,千萬不要死背活吞,更不能隨便拿來「應用」或「試用」,否則麻煩可就大了。像:學臨濟的「當頭棒喝」,不死也得腦震盪;人家問:「什麼是佛?」你竟然照本宣科:「麻三斤!」小心人家可能會當你是神經病!(出自「碧巖」第十二則──有和尚問洞山:「如何是佛?」洞山曰:「麻三斤!」這只是師父用來說明:禪的道理,並不拘泥於文字而已。)

  6. 公案原本是禪宗祖師們把繁瑣的佛法,用極方便、簡要、俏皮、自然的動作或言語,拿來教育徒弟,或替他們解答疑惑、評斷是非、截斷生死(使學生開悟)之用。而後世的禪學玩家,卻拿公案來大作文章,稍有不慎,就會誤導眾生。

回標題

 

 

能先得後修嗎?

  1. 「先結果而後開花」的木瓜,您見過嗎?我自幼生長在屏東鄉下,我可沒看過。
      先頒給學生畢業證書,然後才讓他註冊入學、補修學分的學校,您聽過嗎?我從幼稚園讀到大學畢業,可從來沒聽說有這等便宜事。
      所以「先得而後修」是癡人說夢!

  2. 「有耕耘,才有收穫」、「要怎麼收穫,先那麼栽」、「一分努力,一分收穫」,這是萬世不移的鐵律。
      「三寶歌」第三段說:「修行證果,弘法利世,燄續佛燈明」,不是明白地指出:要先「修行」,才能「證果」的嗎﹖
      天地萬物,一定要有因果關係,才能成立;而且要先有因,而後才有果。這是三歲小孩都知道的事,為什麼偏偏有些人會被「先得而後修」騙得團團轉呢?

  3. 如果說天上的爹或娘「預先」能賜給你「真的快樂」,那麼何必多此一舉──強迫你「事後」再修行呢?不能給你「真的快樂」,那他們能自吹是「萬能的造物主」嗎?了解事實之後,我們是不是要放棄「先得後修」的美夢,好好地從因地修起,才能證果?

  4. 「百喻經」有一則故事,提到富翁想蓋一棟五層樓房:他不肯先讓工人挖地基,也不准他們先蓋第一層樓,竟然異想天開要求直接建第五層。這是十足的「空中樓閣」,永遠不能達成願望。不修行就妄想證果,不就像這富翁一樣地愚蠢嗎?

回標題

 

 

一世成佛可能嗎?

  1. 「成佛」,依照原始佛典的解釋是:「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受後有。」,意思是說:該做的事都做了,該度的人都度了;一切煩惱都已經斷絕,從此不再受業力的牽引(不必再輪迴、投胎)了。
      可是,你我百千萬劫(無始)以來,流轉在生死苦海中,不知造作了多少的惡業,這些惡業如何能夠在一世中全部消除?
      攀登一千級石階的坡道,必須要級級向上前進呢?還是一步就可以到達頂顛呢?

  2. 「成佛」,一定要先發以下的四大誓願,同時要確實做到才行:
      (1)眾生無邊誓願度
      (2)煩惱無盡誓願斷
      (3)法門無量誓願學
      (4)佛道無上誓願成
      人生短短的數十寒暑,單就「無量法門」一項,在臺灣就沒有幾個學通(提倡「一世成佛」的人,一定沒有研究透徹),更不用說做到其他的三項了。那又如何能「一世成佛」呢?

  3. 有人說只要夜以繼日,奮發努力,就可以加速學成了,這也是異想天開,因為「揠苗助長」,必然是「欲速則不達」。
      舉例來說明:現今英文說、寫、聽三方面都很流利的人,有誰是買幾本「英文會話三日通」、「英文作文一週通」,就真能口若懸河、書寫流暢的?
      我們承認吃麵可以買一包「素食速食麵」來沖泡;可是想成佛,卻沒有「涅槃速食麵」可吃,必須要有耐心、恆心、毅力與志願才行。

  4. 想要「一世成佛」的人,基本上的心態就是抱著:減少麻煩、快點享受成果、抄捷徑、享特權、自以為很幸運遇到明師、擁有獨特的妙方可以點石成金、自己的修行方法比別人高明……等等幼稚可笑的念頭。
      吸引人的「修學廣告」,卻不一定有用(有效),如果不加以明辨細擇,最後終歸是要大失所望的。

回標題

 

 

居士能接受布施嗎?

  1. 接受布施,就像領取工作的「薪水」或「酬勞」─老師上課拿鐘點費;軍人捍衛國家領取薪俸,這些都是天經地義的事。如果在家居士能以弘法為業,那麼他接受布施,不也是合理的嗎?

  2. 「布施」,代表著施者對受施者「內心的恭敬、誠心的護持、深切的期許與謙虛的學習」。
      因此,只要居士能為佛教做事──弘法利生,就可以做個專業或兼業的弘法者,而接受布施。

  3. 弘法利生的工作,不分僧俗,是每一個佛教徒的責任。出家師父有時事業太忙;有時在某些場合(學校、舞廳)不適合出現;有時眾生會因為偏見或忌諱而排斥出家人,在家居士正好能夠扮演輔助與填補的角色。然而辦事需要經費,弘法的工作也不例外,所以居士可以接受布施。

  4. 居士雖然可以接受布施,但是不要妨害或影響出家師父接受眾生的供養。比如說:唆使眾生原先要布施給佛寺的錢,改為布施某某在家居士;故意提高居士的威望,來打擊僧寶的地位等等。

  5. 居士所接受的布施,除了生活所需之外,一定要全數「取之於信徒,用之於信徒」、「取之於佛教,用之於佛教」。
      如果把接受眾生的布施,花在無謂的用途上,像:出國觀光遊樂、購買奢侈品等等。貪圖享受,揮霍無度,一切因果還是要自受的。
      在家居士更不能藉法會之名,接受優厚的金錢供養;也不能私收徒弟,做眾生的皈依師父。如此;則破壞了佛教的制度,影響僧團的發展,罪過可就大了。

回標題

 

 

為什麼佛法不興?

  1. 佛教不興的原因太多,有它的遠因和近因,不是三言兩語所能道盡;而且人言人殊,並不一定有相同的看法。而最重要的是我們要認清一件事實:佛教不興,並不是佛法不好,或佛教比別的宗教差。

  2. 佛法的道理太深奧,範圍太廣泛;不是一般人所能了解。
      佛法三藏十二部,典籍浩繁,不是三年五載所能窺其堂奧的;而且名相繁多,更令人望而卻步。

  3. 佛家所探討的宇宙、人生真相,固是透徹到家;但有時由於人為的疏忽,不能落實到生活上,它跟一般升斗小民所關心的事,像:升官、發財、健康、長壽等願望,卻是相隔太遠,彼此不來電。
      遠離了人類生活與願望的佛教,就像失去了泥土的植物,只有日漸枯死,不能呈現枝繁葉茂的盎然生機。

  4. 佛教的弘法人才太少──包括翻譯、改寫、演講、創作、修行示範等等(這是由於沒有專心全力去培養);而且人人又只會單打獨鬥,屬於散兵餘勇,缺乏整體的配合與聯繫,力量自然分散了。

  5. 佛教反對偶像崇拜,不把教主當「唯一的救世主」,而只是「人類慈祥的導師」,自然喪失了權威性;加上強調人並不能單靠「信」佛而得救,鼓勵透過自己的努力才能離苦得樂,多少也減少了吸引力。

  6. 一般宗教,都是利用威嚇(三期末劫、末日審判等),或利誘(天堂掛號、信我得救等)來吸引信徒,擴大自己的教團。但是佛教確實太自由、太平等、太民主了,不但鼓勵「大疑大悟」──認為佛典是可以懷疑的;而且為了教育眾生,顯現真理,竟然可以罵佛呵祖,甚至劈燒佛像。

  7. 近世過分強調「方便法門」,像:只要念佛就可以往生、持咒就可以解脫、打坐就能證果……使得解行並重的佛法,漏洞百出,誤導眾生從「方便」變成「投機取巧」。佛法如何能興?

  8. 為了增加「收入」,有些佛寺不務弘法的正業,只忙著趕經懺的「副業」,因而使佛教低俗化、鬼神化了。

  9. 有志於佛教事業的青年學子不少,但是佛教本身不願也不能提供太多的工作機會,來接納他們,讓他們發揮才能與貢獻心力。這可能是佛教本身太保守(認為在家居士修持不夠,不堪擔當重任等等)。如此,則留不住人才,也不能籍工作來培育、儲備人才。
      「中興以人才為本」,缺少人才,也留不住人才,佛教如何能興?

回標題

 

 

佛教帶來人世的無常嗎?

  1. 我們讀「八大人覺經」,看到:「世間無常,國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陰無我……」,常常會覺得佛教太悲觀。
      我們唱星雲法師寫「快皈投佛陀座下」的歌詞:「杜鵑啼著世事興亡,河沙有情恨正長,往昔嬌容而今皺黃,血淚染羅紗」,忍不住就會悽涼下淚。心想:佛教好消極喔!
      其實,這些都是誤會,因為世間的一切事物,確實自古以來就不停地「生滅變異」和「成住壞空」的,無常怎會是佛教帶來的呢?

  2. 請仔細想一想:兩千五百年前,釋迦牟尼佛尚未誕生印度,那時候的人類,有沒有生老病死呢?那時候的山河大地,會不會滄海變桑田呢?如果有,如果會,那就證明:這些事實原本就存在於佛教創立之前,又怎能說是佛教帶來的呢?
      再仔細想一想:釋迦牟尼佛活在人間,以及他離開人世的時候,這個世界的人類和其中的山河大地,是不是仍然時時刻刻在遷流變化?有沒有因為他的在世或逝世,而暫時停滯不前?如果沒有,那麼「人世的無常」,也絕不是佛教帶來的了。

  3. 「人世無常」的道理,是釋迦牟尼佛觀察宇宙人生,所得到的事實真相。不是佛叫它無常的;也不是任何的神叫它如此的(佛說:「非我作,非餘人作」)。換句話說:佛說「人世無常」,是一點也不摻雜自己主觀判斷的結論,因為他揭示的──只是「客觀的事實」罷了。
      因此批評佛教:消極、悲觀、不吉利、「掃把星」的人,是不是說話太武斷,也太不客觀了?

回標題

 

 

佛教是出世的嗎?

  1. 世人看到佛教處處談「無常」、「無我」;又有淨土法門鼓勵人們求生西方,於是一口咬定:「佛教是出世的」,其實這是一種誤會。
      佛教以「蓮花」比喻菩薩的果位(聖德);以汙泥比喻娑婆世界(我們生活的地方)。認為蓮花是「出自汙泥而不染」的,否定清水中會開出高潔芬芳的蓮花來。用來說明諸佛不在天上成佛,一定選在苦難的人世修成正果。這樣的宗教,不是頂入世的嗎?
      佛經上又有一則比喻:把大地比作「苦難的人世」;把根比作「眾生」;以花、果比作「菩薩、佛」。用來說明學佛好比在苦難的人世間,栽種果樹(修行),一定要灌溉根部(度眾生),才能開花結果(成佛)。你說佛教是出世的嗎?(見:「華嚴經」.「行願品」)

  2. 「六祖壇經」說:「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求菩提,恰如覓兔角。」最能說明佛法是入世的道理。
      佛教的五戒、十善、四聖諦、十二因緣、六度萬行等修行項目,都要在世間與人群發生密切的關係,否則只是紙上談兵,根本就無從修起。因此佛教必然是入世的。

  3. 佛教的教主釋迦牟尼佛是「人」,說的是給人聽的道理,講的是人能實行的方法。而人必須生活在「世間」,所以學佛也一定要在世間。離開世間,佛法就失去意義,也失去實踐的「舞臺」。所以佛教必然是入世的。

  4. 學佛者並不是真的出世,他們只是比一般人更加高瞻遠矚,更加觀察入微。因此他們的胸襟開闊、理想高遠,看起來好像遠離紅塵,遺世而獨立。其實他們只是以出世的精神,來做入世的事業。他們的心不沈溺於塵世,但是兩腳卻堅牢地站立塵世──關懷人群,擁抱人群,為人群服務奉獻。

  5. 佛教的聖典裡,雖然介紹無數的極樂淨土,鼓勵人們求生彼國。但是想達成這個願望,一定要「聚足善根福德因緣」。跟誰打交道,來聚足善根福德因緣呢?當然是跟恆河沙數的眾生;而眾生必然離不開賴以生存的世界,所以佛教並非出世。

回標題

 

 

佛度眾生了嗎?

  1. 我佛世尊四十九年說法,以悲心願力,上天入地度人無數。再放眼看宇宙各世界中的諸佛,也沒有一個例外,都是馬不停蹄,到處出廣長舌(說法)。
    不過,佛度眾生的方式,卻大有學問。以下舉三個例子說明:

    • 夢見老虎迎面撲來,嚇得你大驚失色,這時只有醒過來才能獲得解脫。而佛就是幫助你覺醒的救星。
        有一件事,不得不提醒你:我佛世尊並沒有隱入夢中救你,也沒有效法「武松打虎」,他老人家只是輕輕鬆鬆地搖醒你!
        
    • 夢中欠人一屁股債,只好縮衣節食,辛苦度日;又因摧債者的苦苦相逼;只好東躲西藏;同時更要努力工作,慢慢還債。可是一覺醒來,卻發現無債一身輕,好不快樂!
        注意:我佛世尊並沒有拿錢借你還債,他老人家也只是設法將你「搖醒」而已。
        
    • 小女懷晴,三歲時把寢室裡的電線當作「蛇」,每晚必定驚醒大哭,如何解釋她都不聽(其實是聽不懂)。後來我心生一計:在她啼哭時,先關掉電源,取來塑膠袋,將電線裝入,再用剪刀,當著孩子的面前,「卡擦」一聲剪斷了電線。然後開車載她到郊外,把「蛇」放了生(丟入草叢)。從此她夜夜安眼,不再哭鬧了。這就是佛教的「方便法門」。
  2. 「佛」像潔淨的鑽石,光彩奪目;而「人」是沾上糞便的鑽石。雖然這兩顆鑽石一樣貴重,但是前者人見人愛,價值連城;而後者卻是人見人厭,在大家的心目中是一文不值的。
      於是佛陀教人「洗淨之法」,洗清一分就顯露鑽石的一分光芒,回復鑽石的一分「本來面目」。等到清洗乾淨之後,大家總會說:「啊!變成鑽石了!」不,糾正一句:它原本就是鑽石,只不過是暫時沾上糞便罷了。而大家在鑽石未洗淨之前,總會嫌鑽石髒,其實髒的是糞便(無明、煩惱);鑽石本身又何曾髒過呢?(所以說:「生佛平等」、「不垢不淨」。)

  3. 「金剛經」說:「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因為從表面上看,佛是摩頂放踵,永不休歇地度眾生,但是眾生原本具有的成佛潛能,與佛一般無二。佛扮演的只是:引導、啟發、教誨、督促眾生的工作。所以才說「實無眾生可度」。

回標題

 

 

贊成安樂死嗎?

  1. 「安樂死」──是一個病人經過醫生宣布「無藥可救」(像:癌症末期、車禍大腦死亡成為植物人……等等),經過病人本身的要求;或是病人家屬的同意之後,才考慮實施的。

  2. 安樂死是合乎「人道」的行為,因為病人經過病魔長期的摧殘,肉體上早就不成人形,精神也已痛苦不堪。甚至他的親人也因為曠日廢時的看顧,弄得精疲力盡。巨額的醫療費用,更不是一般家庭所能負荷的。所以求生既不可得,「安樂死」就更具有它正面的意義了。
      舉個例子來說明:三十年前因為車禍成為植物人的王曉民,歷經一切醫學技術的拯救,仍然沒有恢復正常生活的希望。她的父母因為本身的年老多病,來日照顧她的日子已經不多,所以曾經寫信給總統,要求給予王曉民安樂死。這當然是人間的慘劇,但是她的父母已經為她耗費了半生的時間和精力,也變賣了所有的家產為她醫治。現在(一九九一年)被列為貧戶,依靠政府些微的補助生活,再也沒有能力負擔龐大的醫療費用,等於慢慢地等待死神的眷顧而已。
      王曉民如此地「活」著,不是「生不如死」嗎?而更痛苦的是她的父母,因為他們要一天一天慢慢地、眼睜睜看著自己的愛女求生不能,求死不得。除外,最讓他們放心不下,更令他們死不瞑目的是:一旦自己死後,誰來照顧自己的孩子?

  3. 有人會說:「這是病人自己的業障,別人不能加以干涉,否則來生他本人還是要遭受同樣的果報;而贊成安樂死的家屬和替他實施安樂死的人,更要負擔殺生的罪業……」,這簡直是無知和無情的說法。以下一一加以駁斥:

    1. 就病人本身來說,如果病苦是一個人的業障,必須硬性承擔,那麼你我生病時,大家為什麼要吃藥?為什麼要急著把病治好?為什麼不慢慢地接受疾病的折磨?任由病魔的肆虐與摧殘?因為根據這些人的說法,這是我們自己的業障,是自作自受的呀!想想看:持這種論調的人,是不是太無知也太殘忍了呢?其實佛教把「醫明」(醫術)列為菩薩濟世活人的五種技術(方法)之一,就是要我們隨時解除眾生身心的痛苦,怎麼可以曲解佛法,枉費佛陀救世的苦心呢?  

    2. 就實施安樂死的醫生或贊成安樂死的的家屬來說,只要他們的出發點是純正的、合法的,又有什麼罪業呢?
        先談醫生──依照刑法的規定:「業務的行為不罰」;佛典和刑法也一致同意:執行槍斃死囚的獄卒,不負法律或因果的責任。那麼,為了減輕眾生的痛苦而給予安樂死,又有什麼罪業呢?
        再談家屬──他們基於慈悲心,不忍親人在醫生宣布生存無望之後,苟延殘喘,因此含淚簽下同意書。這種擔當和勇氣(承當了「愛別離苦」──人生八苦之一),是菩薩的行為。菩薩為了救眾生,就算自己要擔負因果的報應,他也不會稍加猶豫的。

  4. 一個大腦死亡的植物人,或經由一切醫療救治無效的病人,如果繼續維持著毫無意義的生命,不但個人痛苦,家屬痛苦,而且整個社會都要付出巨額的醫療成本(醫藥、設備、人力……),這不但不智,也是十分可悲的事。
      佛教是為活人設立的,佛法是為活人服務的。死,固然是生命的必然結局,但是我們可以透過人為善意的幫助,而讓有些不幸的人,死得更有尊嚴,更為惜福(省下可觀的人力、財力)。這是佛教慈悲濟世的表現。

  5. 不過,安樂死的實施,一定要在政府有關當局制訂了詳盡、周延的法律之後。絕對不能躁進,更不能偷偷摸摸自己動手,否則就是殺生,在法律上就是謀殺。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人的「貪、瞋、癡」三毒未斷,如果不慎重,那麼病人的家屬可能就會勾結不肖醫生,為了報復或謀財的緣故,因而假藉安樂死來殺人。

  6. 我們同意:人人有求生存的權利;我們更相信生命本身是莊嚴而不可侵犯的。所以我們反對盲目、草率地實施「安樂死」;而是在不得已的情形下,基於「人道」和「菩薩道」方才實施的。

回標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