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指南

如何布施最有功德?

為何菩薩畏因眾生畏果?

為什麼要研究佛學?

誰真有修行?

事理為什麼要圓融?

如何正常地修行?

佛教反對自殺嗎?

佛學的理論相互矛盾嗎?

學佛的簡要流程為何?

為什麼要勤修戒定慧?

為什麼佛法難聞?

知苦是修行的助緣嗎?

如何處理破舊的佛像?

初學者如何看佛書?

你得法喜了嗎?

要不要向師父五體投地?

可以向異教教主合十嗎?

不信佛教可以成佛嗎?

學佛人能不能有愛?

佛教為什麼要有儀式?

如何流通佛書?

修行以後還要做些什麼?

佛前祈求什麼?

修行是怎麼一回事?

為什麼要修行?

如何做一個標準的修行人?

為什麼以戒為師?

為何要報答佛恩?

如何報佛恩?

末法時代如何修學?

為什麼要學佛?

為何戒殺放生?

如何放生?

可吃三淨肉嗎?

可吃肉邊菜嗎?

要不要有定課?

如何布施金錢?

遭受別人辱罵怎辦?

為什麼不食五辛?

如何不退初心?

為何六度以般若為眼?

吃飯前禱告嗎?

為什麼懺悔?

為什麼朝山?

 

 

 

    如何布施最有功德?

  1. 滿懷「歡喜心」布施,功德很大。為什麼呢?因為施者和受施者都是歡天喜地的—做到「皆大歡喜」不就是菩薩嗎?

  2. 以「平等心」布施,功德更多。否則不能一視同仁,不但增加自己的苦惱,也嚴重地傷害到受施者的自尊心。
       我在一篇名叫〈平等心〉的文章裡,就提到:孤兒院中的幼兒,就因為受不了大人把他們當「貨品」一樣地挑三揀四,因而當場嚎啕大哭—雖然大人是出自好心,準備迎接他們回家過年。可是那些長得醜、不夠聰明的,卻畏縮在一旁啜泣。(見:《貝葉之香》第131頁)

  3. 以「無相布施」—不存有:我是施者、你是受我救濟者的相互對立,以及不為自己所施捨的東西感到惋惜。這種方式的布施,功德最大。
      記得〈不食嗟來食〉的故事吧?齊國人飢荒時,那位施捨食物的善心人,就因為語氣不夠誠懇,才讓自尊心強的飢民硬是不肯接受食物而餓死。雖然死者也有不近情理的地方,但是「我不殺伯仁,伯仁因我而死」,總是善心人士無窮的遺憾吧?

  4. 以「隨緣心」布施,功德殊勝。什麼叫隨緣布施呢?就是在適當的時間、地點,布施給最需要幫助的人。
      舉個例說:你正要趕到文化中心講經(法布施),中途卻發現有迷途的小孩。於是你停下車來,把孩子送到警察局「招領」,或直接送他回家,這就是最好的「無畏施」(安慰、鼓勵與救人急難的布施)。如果你這麼想:講經的功德最大,佛說:「一切布施中,法布施第一」。所以我可以暫時不管孩子,等我回來再護送他回家。問題是等你回來,這小孩可能早已發生意外,你也變成了見死不救的「間接殺手」。如此,「講經的功德」再大,還有什麼意義?

  5. 以「隨喜心」布施,功德不可思議。這是什麼樣的布施呢?就是看到別人布施時,自己的內心也充滿著喜悅,不但肯定,而且贊美別人的珍貴善行。
      《四十二章經》說:「看到別人行善,替別人感到高興,功德就跟那個人一樣多。」有人覺得奇怪,如果稱贊別人就有功德,那麼布施者的功德,不就被人「分享」光了嗎?對這個問題,佛作這樣的解釋:「一個人手持火炬,就算許多人拿尚未點燃的火把來引火,這對原來的火炬並無影響,卻反而會因為引燃更多的火炬,獲得更多、更亮的照明。」

  6. 以「不求回報心」布施,功德不少。不求別人回報,自己才能自在快樂;否則一味企盼別人的報答、感謝,一旦希望落空,除了指責別人的忘恩負義,增加自己的忿恨不平之外,對自己又有什麼好處?布施助人落到這樣的地步,豈不可悲?

  7. 除此之外,如果能把金錢布施給最需要用錢的人(財施);把鼓勵、安慰送給最悲傷、寂寞的人(無畏施);把佛法講給最渴望聽聞的人(法施)—根據《大智論》的說法:「布施在最適當的時、地,功德就會輾轉增多。」這就是勉勵我們:要以智慧來行布施,如此眾生才能真正地受益。

回標題

 

 

 

為何菩薩畏因眾生畏果?

  1.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單憑常識就可判斷它的真實不虛─走遍天南地北、高山原野,必定是種瓜者得瓜,種豆者得豆。不信?誰見過種芒果得地瓜?栽楊桃長枇杷的?然而雖說:「善惡到頭終有報」、「因果報應,絲毫不爽。」但是缺乏高瞻遠矚與深謀遠慮的智慧,眾生卻硬是「不見棺材不流淚」,依然心存僥幸,不肯放下屠刀。

  2. 菩薩是「悲智雙修」的聖者,能明察秋毫,更能見微知著,洞燭機先。對任何的起心動念,菩薩都不敢掉以輕心,因為「心是惡源,形為罪藪。」(「心」先發號施令,「身體」才接受命令去為非作歹。參見:天華•林世敏─《林老師講佛經》第57頁第4行)由此可知:人要先起個壞念頭(因),接著付之行動,最後才會遭受壞的報應(果)。
      菩薩真正地了解:「如是因,如是果。」所以謹言慎行,「如臨深淵,如履薄冰」,唯恐奠下了惡的種子,來日必然結出惡果來。

  3. 菩薩所以知道「畏因」,除了透過他的智慧觀察之外;其實也來自本身「經驗」的警惕─過去不明因果、流轉生死的慘痛經歷。
      菩薩未學佛之前,也是凡夫─成天胡作非為,只沈迷於眼前的感官享受,不顧未來的後果如何。一直要到果報現前,方才懊悔莫及(畏果)。
      凡夫一旦幡然覺悟,當然不會再重蹈覆轍。就像小孩(喻:眾生)無知地玩火(喻:惡因),幾次「疼痛」的經驗(喻:惡果)之後,再隨著年齡的增多,愈來愈懂事(喻:覺悟的菩薩),所以就不敢再玩了(畏因)。
      畏因的菩薩,流露的是未雨綢繆的「智慧」;畏果的眾生,表現的卻是行險僥幸的「無知」。

回標題

 

為什麼要研究佛學?

  1. 佛學是探討宇宙人生真理(真相)的學問。是一個覺悟的眾生(佛),在歷經修行之路,到達解脫境界時,兼用智慧和慈悲,說出他的「心路歷程」─作為眾生亦步亦趨的指標,是苦海中不沈的救世慈航。

  2. 孫中山先生說:「佛學是哲學之母,研究佛學可補科學之偏。」意思是說:佛學這門學問,博大精深,圓融無礙。經得起科學的千錘百煉;能指陳科學研究方向的偏差,與研究結果的錯誤。(見:《佛教的精神與特色》第三章第二節〈佛教是科學而非反科學的〉)
      除了科學家之外,政治家也該研究佛學。近代臺灣著名的哲學家─方東美,在他不朽的《華嚴宗哲學》書中,更指出:「現在已經獲得政治權力的人,正像希臘哲學家柏拉圖所講的:應該懂一點哲學。沒有哲學智慧的人來玩弄權力政治,總是在世界的舞臺上造災難、演悲劇。」(見:上冊第49頁最後三行)。
      方先生在文中所說的「哲學」,雖然著重的是「華嚴哲學」,其實它也涵蓋整個的佛學。
      政治家為什麼要懂佛學呢?因為佛學主張「無我」,有無我的認識與修養,眼界才能放遠;胸襟才能擴大。才能不只求獨善其身,而努力去兼善天下。(參見:《學佛百問》第145頁〈為什麼講無我?〉)否則,自私自利,又充滿傲慢、執著與偏見,就像哲學家巴斯卡說的:「持了一個我見,一定說我是真理的護持者,我是行動的創造者,我的生命是寶貴的,而與一切為敵,鄙視一切。」如此,又如何能奉獻犧牲,服務人群呢?
      至於父母和老師們,也可以從佛學研究中,了解什麼叫「因材施教」與「有教無類」;什麼叫「學不厭」與「教不倦」。因為佛教的教育是啟發的、恆久的、關愛的;也是以身作則的、風行草偃的。

  3. 佛學談的是生命與生活的學問:叫人如何提昇境界、提高品質、充實內涵、去蕪存精;使人掙脫煩惱的枷鎖、洗滌心靈的污垢;讓人活得更自在無礙、更優閒恬靜、更加趣味盎然。

  4. 當今的時代─即將邁入二十一世紀,人們已經透徹地認清佛學的豐富與精妙,佛學也已普遍吸引了當代人的心。我們可以這麼說:「不懂佛學,你就落伍了!」為什麼呢?因為不懂佛學,你就看不懂文學與哲學作品,不就成了「半個文盲」?

回標題

 

誰真有修行?

  1. 有人說:真有修行的人,必得龍天呵護、菩薩加庇,所以鐵定身體硬朗,長命百歲。否則就是虛有其表—不算真有修行。
      接著他們舉出實例,企圖證明自己的所言不虛:
      (甲)印順長老瘦骨如柴,一天到晚打點滴。可見他只是會說會寫的「論師」,沒有半點真修實學。
      (乙)佛光山星雲法師體形高大,穩如泰山,竟然走路也會跌跤,落得持著拐杖走路。可見他也是凡夫俗胎,不是什麼羅漢神仙。
      (丙)證嚴法師身輕如燕,一臉病容,根本沒有半點福泰相。可見他並沒有什麼修持,只是一個會蓋大醫院的尼師罷了。
      (丁)聖嚴法師面目清匷,一眼就可望出有病在身。可見他只會談禪,事實上並未開悟證果。
      這些嚴苛、荒謬的指責,不是出於存心不良;就是幼稚愚蠢,本不值得一駁,但妖言惑眾,積非成是,有朝一日,可以眾口鑠金,因此不得不加駁斥:
      (甲)印順長老年近九十,打幾瓶點滴,又何必大驚小怪?先問自己:能不能活到那個年紀,享受打點滴的「樂趣」?(可以閉目養神,或觀想、參禪;或持咒、念佛…)
      (乙)星雲法師偶爾跌一跤,暫時可以鬆口氣,不必當「空中飛人」,在世界各地的佛光山道場飄來盪去。這正是他「偷得浮生半日閒」—撿來的福氣呢。
      (丙)證嚴法師雖然嬌小瘦「弱」,可是毅然負起弘法濟生的重擔,做天下的第一等事。本身就具有鋼鐵般的傲骨,誰敢否定他不是人世間的「強」人?
      (丁)聖嚴法師一生談禪坐禪,在禪的領域中,自有他海闊天空的世界,這跟他的「清匷」何干?(更何況著作等身,在學術界享有令譽。)
  2. 一個人有無修行?這跟他身體的健康與否,並沒有直接的因果關係—可能只跟遺傳、營養、生活習慣、住家環境、弘法利生工作的輕重有關。所以我們不能憑著健康的好壞來下斷語。
      一個人縱使年輕的時候,健壯如牛,可是隨著時光的飛逝,一進入中年、晚年,自然「髮蒼蒼,視茫茫,而齒牙動搖」。這些現象,本來就是無常人世的必經階段,跟修行又有何牽扯?
  3. 真有修行的人,終日為佛教事業辛苦擘劃,殫精竭慮,食不甘味。自己瘦了,但佛教卻健壯了,眾生也「變胖又變高」了。
  4. 檢視一個人有無修行,應該從以下幾個方向來察看:他的發心—是為自己還是為別人?他的志願—是狹小還是宏大?他的修持—是腳踏實地還是譁眾取寵?他的智慧—是膚淺還是精湛?他的定力—是沈著還是浮動?他的戒行—是清淨還是齷齪?他的行事—是深謀遠慮還是魯莽草率?能夠把以上的幾個問題,逐一清楚辨明,「有無修行」的答案,不就一目了然嗎?

回標題

 

事理為什麼要圓融?

  1. 佛典上常說:沒有「事」,「理」就無從說起;同樣的,失去「理」,「事」也無從成立。這是十分中肯的話,任誰也不能否定的。
      舉個例來說:
      (甲)眼前有一杯水(事),你才能說:這水是「氫氧的化合物」;如果眼前是一本書,你就不能說:「書」是氫氧的化合物了。
      再另舉一例,作為補充說明:
      (乙)兩個人為了開車相撞,而爭吵打架。就因為有這件「事」,你才能據以評斷是非(理);如果根本沒有發生車禍,你又如何加以裁奪雙方的對錯?
  2. 對初機的學佛人講〈普門品〉,如果單講「事」,像經中所提到的:為人所推墮,如日虛空住;墮落金剛山,不能損一毛;手足被杻械,釋然得解脫;推落大火坑,火坑變成池。
      這些近乎神話的事蹟,如果不從「理」上加以疏通注解,誰聽了都會狐疑滿腹,哪會輕易啟信?
      如何從理上來加以發揮呢?以下就是小小的說明:觀世音菩薩是慈悲和智慧的修養,都已達到爐火純青的聖哲。所以對菩薩具足信心、念念不忘、如法修行的學佛人,自然能解除內心的恐懼、苦惱;獲得身心的安頓、清涼與解脫了。(墮山、杻械、火坑等,都是為了說理所作的譬喻。)
      所以「事理的圓融」,有助於對經藏的深入體會,透過事理的相互印證發明,才能使人破除迷團,豁然而悟。
  3. 事理固然要圓融,但是在方便接引初機方面,卻有時不得不偏重一邊。像:對愚夫愚婦要多講故事—偏於敘事;對智識分子則不妨談玄說妙—重在闡理。
  4. 事與理本是一體的兩面,相輔相成。弘法利生必須兩面俱到,不能偏廢。因此長於說理,還要培養敘事(說故事,舉例)的能力;而擔長敘事,也必須要講究理論的圓通。如此才能接引眾生學佛。

回標題